鲜切花生产规模及产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之首的云南,已确立了全国第一花卉大省的地位。目前云南省正在谋求打造亚洲花都,目标是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但反省云南花卉产业,需克服的瓶颈仍不少。
俏百合敲响警钟
白鸡蛋花
云南省嵩明县阿子营乡一位叫周永福的花农,2003年承包了5亩土地种植百合花。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到年底赚了五万多元,着实高兴。年底向亲戚借钱后他又增加了15亩种植面积。没想到,半年后地里的百合由摇钱花变成了苦菜花。
他说,目前10枝百合售价仅10多元,但种球成本就要30元,还不算投工、投劳、大棚、农药等费用。他担心,等到八九月份百合集中上市时,弄不好要花贱如草。
周永福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阿子营乡的百合切花产量,几乎超过了云南整个百合市场的年保有量,供大于求,以前数十元一把的俏百合风光不再。现在昆明市鲜花市场上4个花头以上、每把2支的百合5元左右就能买到手。
据阿子营乡副乡长杨潮流介绍,2003年花市行情好,1亩百合利润达到1万元左右。高额的回报促使当地很多农户靠借债、贷款加入到百合种植大军中,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300多亩迅速增加至今年的5000亩,可产鲜切花6500万枝,大多数农民压根没有想到会出现烂市。
卡特兰
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和葵说,高档花卉种植是一种高风险投资,需要理性的分析。盲目跟风种植,会破坏相关市场秩序。从阿子营乡百合烂市可以看出云南花卉业急需建立有效的花卉市场预警机制。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花卉大国荷兰的花卉生产者不参与销售,销售者不直接从事生产,种花的不繁殖种苗,繁殖种苗的不生产花卉,分工极其明确。由于荷兰建立了发达的营销体系,特别是拍卖市场的高速运转,使花卉市场需求稳定,产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生产者、销售者不必采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来避免市场风险。
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唐开学指出,花卉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一家一户的农民。要研究怎样把企业和农民联系起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避免陷入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模式。花卉生产不能将就凑合,更不能盲目跟风。
他建议花卉产业应该全面运行适合国情的公司+花农生产销售模式,内联花农,外联市场,公司负责市场调研、生产品种和规模确定、新技术的传播和产品营销,花农按公司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花卉生产。公司与花农构成利益共沾、风险同担的经济结合体,共求生存,共谋发展。
资金制约花卉生产规模化、专业化
云南花卉产业有80%是农户从自己的责任田上发展起来的,生产规模小,品种杂而多,品质不高。
记者了解到,全国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所在地昆明市呈贡县鲜花生产的主体是一家一户的花农,生产的鲜切花只有不到10%能达到出口标准;而该县26户种花大户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的花卉,60%达到出口标准;专业化、规模化程度高的花卉企业生产的鲜切花2/3以上能出口。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占地140亩的温室大棚专门生产玫瑰花,90%以上出口到日本、香港市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