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广东省绿化委员会获最新信息:历时一年、投入3200多人参与的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近日结束。据调查统计,我省共有古树名木23179株(群),其中占有量最多的韶关市有3689株。 最粗树王胸围16米 我省的一些古树在长期同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出类拔萃,涌现了一批“树王”(树木之最)。如树型最壮观的是化州的高山榕(母体繁衍的21条气根落地生成树干,好似“子孙满堂”);树冠最大的是新会的细叶榕———小鸟天堂(一树成林,树冠投影面积达1.15公顷);胸围最粗的是罗定的雅榕(胸围1620厘米);最长寿的新兴国恩寺禅宗六祖手植的荔枝树(1300多年);生长最高的是始兴县都亨镇的杉木王(树高44米)。 专家建议从速立法保护 在普查探秘当中,专家们又发现,我省地方各级政府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呈自然生长状态,管理力度较弱,对其保护和研究没有固定人员和经费;尚未有完善的法规,有些经济发达地区为搞城市绿化,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移植古树,且移植后成活率低,破坏了古树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专家们呼吁:我省应从速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有关法规,遏制“古树移植”风;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完善建档、挂牌制度,给古树名木“身份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