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虫要了葡萄酒的命,这句话说得非常贴切和生动”,昨天上午,当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大祥举了一个真实的事例———在某个国家,一种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几乎毁了当地的葡萄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宋院士以此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某种情况下,偷偷带进来的一粒种子或一只小虫,比走私一架飞机要可怕得多,在难以预料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受害地区的经济崩溃,“对这样的一只小虫,千万别轻敌”。
去年截获有害生物641批次
“海南生态省建设面临着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在昨天的报告中,宋院士指出,海南作为一个岛屿,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海南比其他地方在防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更任重道远。
据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5年截获情况通报,去年海南截获的有害生物641批次,批次与种类与上一年同比增长了47%和27%。其中一类有害生物有咖啡果小蠹、菜豆象等2种3批次;二类有大家白蚁、松材线虫等5种18批次;三类潜在危害性有四纹豆象等1种17批次。其他检疫性危害如三叶草斑潜蝇和一般性有害生物179种603批次。
就像科幻电影中的画面,所有的外来有害生物都是悄悄然“兵临城下”的。
宋院士介绍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方式,除了自然方式外,大多和人们的日常行为有关,如引种某种物种作为牧草或饲料、观赏植物、改善环境的植物、食物、
宠物、水产养殖品种等,当中很多可能会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如2002年传入海南的“椰心叶甲”,是因为从外地调入棕榈科绿化苗木,没有采取有效检疫措施而造成的恶果。另外,很多外来入侵生物是人们无意传入的,通常是随人及通过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被携带到本地。尤其是近年来,海南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外交流不断扩大,旅游者等都可能成为入侵生物的载体。
海南生态环境比较原始 “虽然海南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5%以上,空气好,在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方面有优势,但也要看到,海南的生态环境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抵御外地入侵能力较弱,就像是过惯了世外桃源生活的土著,一旦面临经过训练的外敌入侵,就会束手无措,只好乖乖受降”,宋院士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
据介绍,海南是个岛屿省份,岛屿生境的隔离性促进了一个特有物种独特集合的发展,但也导致那些物种在外来物种的破坏面前显得特别脆弱。相反,来自非隔离性生境的外来种长期处在竞争中,适应性非常强,在两者的竞争中,往往是竞争力强大的外来物种占了上风。
而一些外来物种离开了原生长地,没有了天敌的制肘,就会疯长。目前在海南来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典型是“椰心叶甲”。这种小虫自从2002年被发发现后,目前已经已经肆虐了除白沙外的海南所有市县,以致海南不得不引进其天敌“姬小蜂”来与它抗衡。
据了解,疯长的“水葫芦”、“飞机草”等植物也是外种入侵海南及南方其他地区的典型例子。“飞机草”这种连牛都不吃的恶性杂草入侵海南后疯长,挤占了其他植物的许多养分,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造成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对海南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很大威胁。
乱放生会带来有害物种 防范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是否离市民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呢?其实不然,宋院士在报告中呼吁,应该提高全民防范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市民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行为也可能带来有害物种入侵的隐患,即使是我们看来是大好事的“放生”也存在着这种隐患。一些外来物种生长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对饵料的强占有率以及在生存空间中占据优势的能力,—旦放生到野外,大量掠夺其他生物的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