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要彻底翻建或检修,经灌水试验确定屋顶不漏水后,才可进行屋顶绿化施工。
3.3 屋顶绿化荷载量要求和计算
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和承重结构。屋顶绿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屋面荷载的大小,总荷载量包括种植基质层的重量、排水层和蓄水层的重量、长成的植物重量、风雨雪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人的活动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各种建筑小品的重量等,对屋顶绿化的荷载量要认真计算,不可漏计或少计,屋顶绿化的设计总荷载量要绝对控制在建筑物的安全荷载量内。[4]屋面的荷载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花园的布局形式、园林设施、介质种类和植物材料的选择等。在屋面的不同部位,承载力有所不同,如小开间的卫生间、厨房等,以及墙体、柱子等部位的承载力较大。在布局时,应尽量把重量大的部分如大乔木、山石、亭、花架等放置在梁、柱和承重墙等主要结构构件上;在小开间位置,可将覆土厚度相对增加,为植物选材等设计提供更好的条件[2]。一般来说,屋顶绿化对建筑物承受压力最低要求不应少于200kg/m2,建筑物承受压力为200~300kg/m2,可选用地毯式模式进行屋顶绿化。据调查,屋顶铺上25~35cm厚的人造土,再与植物重量相加只有200 kg/m2左右的压力,不会压坏屋顶。花园式屋顶绿化(群落式)对屋顶的荷载要求较高,一般为400 kg/m2以上,土层厚度约30~50cm。[7]
3.4 屋顶绿化的管理
精心的管理是屋顶绿化植物正常生长、维持屋顶绿化正常使用的保证。屋顶绿化阻断了植物与大地的联系,植物生长完全靠灌溉和人工施肥来满足对水、肥的需要。同时,屋顶的气候环境也比地面恶劣得多,其上面风大,极端温度差大于地面,蒸发量大,空气湿度也比地面小,不利于植物生长,管理不善将会使植物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屋顶绿化的效果,甚至造成屋顶绿化失败。必须做好定期清洁、疏导工作,保证水分供应是植物成活和生长的需要,在绿化屋顶上应设水管,一般在100m2以内应设置一个,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形式补充土壤水分,供植物生长和蒸发,设置各种喷头进行调节,保证水分喷洒到有植物生长的区域。适当地进行施肥以补充土壤养分,松土、密度调节、支撑、修剪、遮荫、防病虫、牵引、保温等日常管理措施仍然是不可少的。[8]
4 屋顶绿化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屋顶绿化试点地区静安区的经验,笔者认为屋顶绿化在政策和措施上还存在3个瓶颈。首先是资金来源不足。老房子的屋顶绿化必须先进行防渗水处理和承重检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政府和使用单位还没有此项专款。其次是法律配套还不完善。独立产权的房屋问题不大,但多业主商品房问题就大了。多业主商品房的屋顶是共有财产,产权归属于所有业主,一个业主不同意,屋顶绿化建设就难以实施;最重要的是观念还没有转变。许多业主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认为进行了屋顶绿化,会平白无故增加养护工作的费用支出。此外,屋顶绿化在技术上也存在许多难点。屋顶绿化不像地面绿化那么容易。屋顶受负荷的影响,不可能放上许多供植物生长的栽培土壤或基质,影响供水供肥和固定植物。屋顶空气流动量大,水分挥发损失快,没有地下水可以持续供应,不但植物容易失水,难以很好生长,而且较大的植物难以固定。许多屋顶难以上人,给养护管理也带来诸多不便。屋顶绿化还应考虑到减少或防止屋顶渗漏、注意不引起火灾、种植后应起码有10年以上自然生长期、养护管理应达到少管理或不管理的目标等。这些在进行屋顶绿化前都要事先考虑到。[9]
5 国内外重视屋顶绿化情况
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立体绿化在我国还未得到普及,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支持,逐步培育这个市场。据报道,从1999年开始,日本政府决定对修建楼顶花园的业主提供低息贷款;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楼顶花园面积占楼顶总面积40%以上的,不仅可以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