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尺度上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中国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包括宏观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市及乡村的微观生态安全格局。这些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共同构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
战略之二:建立乡土遗产景观网络,保护中华民族的民间信仰基础。 乡土遗产景观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中国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古老的龙山圣林,泉水溪流,古道驿站,祖先、前贤和爱国将士的陵墓遗迹等等。它们应该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形成连续、完整的景观网络。成为人民教育后代和开展游憩的永久空间,并与未来遍布全国的自行车和步行网络及游憩系统相结合。
措施 (1)尽快由国务院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国土资源、建设、文物、环保、林业、水利、宗教等部门,统筹“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乡土遗产景观网络”建设;
(2)尽快组织编制“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乡土遗产景观网络”保护规划。这项工作必须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之前或至少同时进行,并优先实施;
(3)尽快组织制定《乡村景观保护法》以及《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法》,作为对文物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法规及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等的补充;
(4)尽快成立组织机构和专家指导机构,制定工作导则,开展相关规划和调研人员的培训工作,避免这项事关国土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草根信仰基础的工作流于形式或不够细致。
意义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乡土遗产景观网络保护规划,事关国土生态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它是对国家既有的、局部的、国土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善和提高,是系统化的工作,事半而功倍。这虽非显赫工程,却事关每个乡村和平民,润物无声,公德无量,泽及万代。建立“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
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战略及其意义 国土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认同,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战略意义。
大运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产廊,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纽带。
大运河上下2500年,南北3500里,举世无双,它在中国各民族文化融合、各种宗教信仰的共存、国家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的纽带。连续完整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是遗产保护、历史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科书。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的区域生态廊道,是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大运河横跨中国南北多个类型的气候区域,勾连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连接太湖、南四湖等东部最大的湿地群,是中国大地上唯一的南北水系,其对东部区域的雨洪管理、旱涝调节、生物迁徙、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净化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大运河是沿运城市稀缺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安全与居民休憩的战略性资源。
大运河途经中国东部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建设,沿运城市及周边的水网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开放空间缺乏,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良好环境和休憩空间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大运河因此将成为连接城市与区域生态网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建立市民休憩空间的战略性资源。
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紧迫性 经过我们的系统实地考察发现,这样一条对国土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关键意义的遗产与生态廊道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不尽快统一规划、保护、管理和建设,必将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
1、运河及沿线的许多珍贵遗产正在消失和遭受破坏。古运河河道有的地段已被开垦种地,有的已成为垃圾坑和排污沟,一些世界级的水工设施已遭严重毁坏。
2、以运河为骨架的水系统和湿地系统正面临恶化。千百年的人工和自然过程使大运河与区域水系统形成了一个连续、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