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披露育种卫星的技术条件、搭载的植物与仪器
俄罗斯国际太空站温室内培育的豌豆。航天员将把这些成熟的种子带回地面研究。
图为太空站中一株植物叶片上停留的水珠
太空的特殊环境是太空育种的发生原理。图为太空站中一株植物叶片上停留的水珠,气泡在水珠的正中间,只有在太空中才有这样的现象。
一根黄瓜三斤重,一个青椒一盘菜,神奇的太空作物尽管并未完全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通过航天育种而成的太空作物,却让我们对神秘太空有了更多的期待。
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究竟能给种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进而人类能否生产出对人体健康具有独特作用的太空食品?今年9月,随着首颗育种卫星的发射,科学研究人员将对种种疑问做进一步的探索。
卫星将在太空运行15天后返回地面。
返回式卫星研制条件成熟
说起育种卫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返回卫星副总师李春华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技术比较成熟。而航天育种需要的技术条件之一便是返回式卫星,因此就卫星研制来讲科学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航天育种从开始便与返回式卫星有着不解之缘。
1987年,第9颗返回式卫星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飞向遥远太空。由于科学家想探索太空环境是否会对生物遗传发生影响,便带上去一些种子。由此也便展开了“农垦58号”水稻和青椒等种子的第一次太空之旅。
种子在经过短短几天的太空遨游后,研究人员通过对种子进行培育后发现水稻和青椒种子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此便给农业专家以启示———太空环境能够使种子产生变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
此后,从第九颗返回式卫星到去年8月发射的第二十二颗返回式卫星,每次都有各种各样的作物种子上天。“除了返回式卫星外,还包括飞船,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就因为这十几次的飞行实验,经过研究取得成果,农业专家、农业部呼吁能否搞个卫星专门搞此项目的研究,”李春华指出有关部门其实早在十年前便提出搞航天育种项目的建议。
从2004年开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便开始育种卫星的研制。李春华表示育种卫星平台状态与返回式卫星的状态是一致的。研究设计人员只会在一些细节上做些适应性修改。
将搭载2000份植物上天
航天育种过程中,种子会发生一些有益变异,其中包括粗粒或果型增大、产量增多、品质提高和抗病性增强等。
李春华介绍,中国农科院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太空辣椒”,单体均重500克,最大重700克,体积是普通辣椒的6倍,“太空番茄”表现出了产量高、皮薄果软、口感好等性状。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我国航天育种已经在稻类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中国农业科学院空间技术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指出我国科学工作者15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经多年地面种植筛选,先后育成60多个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并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26个。“目前已经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创造出特异种质材料26份,其中几种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的水稻和几种早熟、抗病、强筋的小麦新种已进入常规育种及杂交稻育种计划,并为全国多家育种单位引进和利用。”
作为第一颗专用于育种的卫星会搭载哪些作物种子呢?李春华透露根据以往航天育种的经验,现暂定在育种卫星上搭载180组、2000份作物种子和菌类,总计为200公斤左右,其中包括水稻、玉米、棉麻、油料。类似水稻约有30千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