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约为20千克。
李春华解释这一“作物阵营”是根据以往农业专家做的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种子在经过空间飞行以后,必须返回到地面,经过专业的育种人员至少三到五年的筛选淘汰,并做稳定化试验,从中选出一些有价值的,或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品系进行试验。而多次实验结果显示,水稻、玉米、棉麻、油料这些种子变异的可能性比较大。另一方面,这些种子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一旦培育成功便会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
配备测试仪器研究变化
除了作物种子是育种卫星的特殊客人外,此颗卫星还搭载了微重力测量仪、离心机、辐射测量仪等精密仪器,“以往我们在卫星上装的是遥感器,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探及进行大地测量。然而,此次育种卫星的目的有所改变,主要是开展搭载科学试验,探究哪些因素对种子产生变异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便在卫星上增加了一些空间环境探测仪器。”
卫星搭载的离心机中会装一些生物样品,在太空环境中让离心机旋转起来,以便日后对辐照影响进行研究。
-一大难题
太空中,育种温度要有保障
地面上的种子,其温度环境较为适宜。然而进入太空以后,种子发生诱变需要怎样的温度条件?
在李春华看来,航天育种对航天技术的要求,除了返回式卫星外,另一便是要保证育种所需要的温度,“返回式卫星的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现在要保证的就是使回收舱内温度保持在10℃至30℃。
在太空中运行,任何物体受到太阳光照射,受射的一面温度要超过100度,背光的一面则约为负100度。
但是在育种试验中,研究人员要使温度总体环境保持在10度到30多度的范围之内。
此外,返回式卫星要回收,尽管返回时只有七八分钟,但期间却要经历与大气层摩擦,此时卫星回收舱表面温度可高达1500多度。
然而舱内的温度也必须保持在20度左右。
李春华表示在卫星中一般会采用热控技术。舱体结构采用烧蚀防热材料,并在形体外面涂有热控涂层。而它的机理便是使得物体吸收率和发射率不同,从而通过吸收率、发射率的不同来控制舱体内温度。“太空中,1平方米面积上,太阳光所辐射的热量相当于1350多瓦。而用了热控涂层后,就将大部分的太阳光能量都反射出去了,吸收的就很小。而背向阳光的那部分就吸收的多,发射的少。从而保持星体的温度水平。”
-新知补丁
航天育种:又叫太空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航天器(卫星或飞船),将种子、苗木或菌种带到180~400公里的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空间环境条件,诱使作物种子或苗木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筛选出发生有益变异(如粗粒或果型增大、产量增多、品质提高和抗病性增强等)的植株或芽体,进一步选育出新种质或培育出新品种的一种农业高新技术。
空间诱变效应:主要有产量效应、品质效应、生物的刺激效应、形态学效应。
其中产量效应指空间处理后有可能得到产量超过亲本的材料。形态学效应指航天诱变后能获得抗病性变异、穗粒大小变异等形态学变异植株。刺激效应指太空处理后,材料的发芽率受到影响,发芽率或升高或降低,但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太空环境的敏感性不同。
微重力:失重状态下物体受到的重力。微重力科学是近30多年来,在载人航天热潮中迅速发展的一门前沿学科。
本专题感谢:李春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副总师、高级工程师)
刘录祥(中国农业科学院空间技术育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孙野青(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