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召开《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特邀深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首席顾问周光召院士出席,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的9位专家组成。
专家组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交的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认为生态市建设规划对深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能够为探索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生态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同时,《规划》针对性、可操作都很强,为生态市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专家建议,《规划》按专家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修改后,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15年拟投资780亿元 根据《规划》,深圳将在到2020年为止的15年内投入780亿元人民币,进行城市生态保护、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绿色交通体系、土地资源保障、环境预警与应急等方面的建设,建立“生态市”。其中,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控制等项目投资金额较大。
据专家介绍,“生态市”的概念是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它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通过协调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在我市生态市建设的规划中,2006年至2010年为“初步转型期”,届时深圳将成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样板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1年至2015年为“调整提升期”,全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2016年至2020年,将全面实现生态市的建设,届时深圳将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生态市典范。
陆地划分“生态功能区” 建设生态市的过程中,深圳的陆地将逐渐被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重点保护区、控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
据介绍,“重点保护区”包括
梧桐山、梅沙尖、七娘山、大茅山、马兰山、吊神山、深圳水库、石岩水库、三洲田水库、西丽水库、罗田水库、龙岗东北部土壤侵蚀敏感区等19个保护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内除了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公园等建设项目外,禁止进一步开发建设,已建合法建筑物不得擅自改建和扩建。
“控制开发区”包括观澜河流域水源涵养区、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等5个点,面积近200平方公里。“优化开发区”以现有建成区为主,包括工业区、居民点以及其他城市功能区。据了解,“优化开发区”将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建设,恢复绿化隔离带。同时构建大型公共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年内新建15个森林公园 《规划》中提到,到2010年,深圳将新建3个面积不小于50平方公里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不同级别的珍稀植物群落自然保护小区和15个以上的森林公园。
据介绍,3个自然保护区的备选区域包括七娘山-大燕顶片区-尖封顶片区、求水岭-排牙山-笔架山片区、田心山片区、清林径片区、梧桐山片区、梅沙尖片区、塘朗山片区、羊台山片区、铁岗水库片区和吊神山片区。在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