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湖库区烟波浩淼,野鸭成群,大雁栖息,芦苇丛生,这里常年有数万只鸟在汝南筑巢,全县已发现候鸟、留鸟130多种,每年的越冬季节,宿鸭湖及其湿地会显得非常热闹。这里不但成为集防洪、排涝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还成为水禽鸟兽安居乐业的欢乐园。
别让“嫩湿地”慢慢变老 “虽说是黄河滩区,可这里多年不来水了,滩区成了农民的良田。”在郑州黄河大桥的脚下,原阳县农民张老汉指着眼前的滩地说。
修建了道路,开挖了河道,架起了供电线路,栽上了树木,每年在这里可以收获产量不菲的小麦,如果不是不远处豪迈磅礴的黄河水,你看不出这里和我省其他地区农村的区别。
不过,这些让上百万滩区农民赖以生存的滩地,却遭遇着湿地老化的难题。
“滩区多年不来水,‘嫩湿地’慢慢变成‘老湿地’,湿地功能严重退化,对湿地保护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人员冯松介绍。
嫩湿地是指那些水草丰美、季节性有水的湿地,这里植被水草的根系比较发达,能有效地减少污染。如果湿地常年不见水,或被改造成耕地,水草根系遭到破坏,湿地应有的功能就会严重退化,嫩湿地也就变成老湿地了。
“湿地遭泥沙淤积,面积减少,功能降低,是我省湿地面临的严重问题。”我省林业专家赵体顺在一份材料中指出,泥沙淤积后果严重。据测定,我省伊、洛、汝、涧几条主要河流,年平均输沙量高达5000万吨;15座大型水库年平均淤积量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型水库。不少小型水库因泥沙淤积而报废。黄河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致使河槽严重淤积。再者,湿地是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过度和不合理地利用,34%的湿地受到水源短缺的影响,大量河道干涸,卫河、涡惠河等主要河道都已变成了季节河道,漳河、淮河断流相继出现。同时,全省有29%的湿地已经遭到或正面临着盲目开垦和改造的威胁,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化发展占用天然湿地是造成河南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的原因。
多项措施让湿地水草丰美 如何让我们赖以生存的湿地能得到有效保护?
王照平说:“我们要积极探索湿地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对现有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下大力气抓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要突出保护重点,抓紧建立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王照平认为,要采取措施在适宜地区抢救性地建立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根据各地情况,要果断建立省级、市级或县级保护区;不具备划建自然保护区的,要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形式加强保护。我省在“十一五”期间,要抓紧建立固始淮河湿地、原阳黄河湿地、白
龟山水库湿地、商丘黄河故道湿地、温(县)武(陟)黄河湿地、南召鸭河口水库湿地等6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0.89万公顷。
“建立湿地公园,探索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新模式。”王照平说,我省借鉴江苏的经验,近日批复同意建立信阳两河口省级湿地公园,这将是我省建立的第一个湿地公园。
“加快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王照平介绍,结合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我省要积极落实退耕还林(湖、泽、滩、草)工程,尽快恢复天然湿地面积,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同时,要突出重点,加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封滩育滩力度,恢复黄河两岸的湿地环境。在黄河背河洼地沼泽区、黄河故道湿地全面禁止围垦湿地。
采访结束时,一位省林业局专家向记者介绍,最近,《河南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年—2030年)》已获省政府批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