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规划首次亮相面积为3.15平方公里 余杭区迈出湿地保护重要一步
继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启动后,昨天,《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会上,位于余杭区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详细规划首次亮相。规划将在充分吸收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后进一步完善。
现状
4000多农户居住
从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向西,就是规划中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这里依然是一片水乡鱼塘的风景,曾经诞生了《长生殿》的作者洪升,也曾经在南宋、明等朝代出过三位宰相、五位尚书,并逐步形成了包括民间武术、兵器、龙舟等民俗为特色的“五常文化”。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西侧以绕城公路为边界,北侧以文二西路为界,南侧紧靠五常大道,东侧衔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民俗文化区和秋庵湿地文化区等。整个区域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
目前,规划区块范围内有五常、友谊2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约4000多农民,此外还有20多家企业单位。在这些现状建筑中,存在形象零乱,外观色彩及风格各异,景观质量较差的问题。同时,村落中传统的生活方式、耕作方式与生态资源保护也存在着冲突。“特别是需要通过河道的整治,来改善区域内的水生态环境。”参加专题会议的市规划局原总工程师李子松说。
构思
立足改善生态环境
三期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立足点,以五常(洪氏)文化为内涵,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使三期区块成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区块。
三期的规划构思概括为:一带、两片、多点。
“一带”:指五常港为轴的湿地自然景观带。
“两片”:指西片与东片,西片为体现水乡风情、五常文化的“水乡溯源”;东片为体现农耕、渔耕文化的“河渚觅渡”。
“多点”:指在“水乡溯源”范围内根据现状条件、旅游需要设置的多个景点及旅游服务点。
亮点
做透“洪氏”文化
田园风光
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树木、鱼塘为景观基调,以满足游人观光游览、劳作实践、自助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观光节点。
五常风情
这是三期的重要文化游赏区,集中了五常区块的精华。
五常民俗村:村子位于荆源路与绕城辅道交会处,将成为未来西溪湿地公园的西大门。村子将按照传统西溪民居样式对区块内的建筑进行改造,设民俗馆、戏台、擂台、五常兵器陈列、武术表演等反映五常民俗文化的特色内容,以满足旅游服务功能为主。
洪园:体现了三期主要的文化内涵。以恢复“洪园十景”为基础,结合园林建有宗祠、洪府、书院(藏书楼)、戏台等建筑,集中展示五常洪氏在教育、著述、爱国情结、刻书等方方面面所取得的成就。过五常民俗村设置“风化仪亭”作为通向洪园的起点。通过一片自然的树林、稻田的引导与承接至洪园,进入洪园。“最终的效果是要在洪园周边,展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