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林绿,鸟语花香!”日前,长岛县黑山乡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利,用这八个字向记者形容自己的渔村。孙长利告诉记者:“俺村变水灵了,现有绿地20多处2万平方米,乔灌花木达60多个品种80多万棵,让海衬托成了一幅水彩画!”
“残墙断壁杂草垛,少树无花乱沙坡”,南庄过去因脏差被戏称为“战后村”,如今成了“万花村”。类似南庄的这般变化,全县每个村的渔民都能深深体会到。记者走进南长山镇连城村,踏的是彩砖理石,看的是奇树繁花,据悉,村里近三年来在美化、绿化村庄方面就投入100多万元。
“渔村变城镇,渔民变市民”,这“两个转变”是长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中提出创建“花园式渔村”的主要目标之一。长岛在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海岛植物园”和“海岛天然氧吧”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渔村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5%,绿地覆盖率47%,人均占有林地绿地700多平方米,实现了由绿化向美化、森林向园林的过渡。
靓丽的风貌,使长岛在今年5月获得了全国第一批“十大国家园林县城”称号。长岛乘势运作,加快了建设“花园式渔村”的进程,县乡村在前三年投入700多万元的基础上,近期又筹资360万元,购进30多种500多万株苗木,建立7处标准化花园式渔村,新增绿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规范化退耕还林1000多亩,植树总量超过前五年的总和,林地面积达2774公顷,栖息鸟类250多种,形成了“人植树,树涵水,水养人”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生态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