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规模生产导致对草原投入不足企业化管理加快盐碱化改良进程 “单从生产力角度看,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往往只及人工草场的四分之一至七分之一。很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人工草场是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饲料的必要保证。在法国,人工草场占草原总面积的80%;在国土面积广阔的美国,人工草场的比例也占到20%。而我国目前的人工草场面积还不足草原总面积的4%。”张鹏咏认为,观念和体制的落后是导致人工草场面积不足、草原退化、盐碱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我省草原承包者的承包面积大多不足百亩,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导致承包者对草原投入不足,对草场退化、盐碱化重视不够。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这种由于运行机制的不畅通而导致盐碱化土壤治理不力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在青冈、安达等地,已经开始有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思路开展治碱改草的先例,像青冈县就建立了草场改良机制。通过采取集体经营、个人承包、社会拍卖等多种形式,对新村乡、中和镇、农场三队等地原本分散的小块草场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后,草场的经营管理效益显著增强,业主运用先进技术改造草场的积极性提高了,草场的盐碱化改良进程随之加快。应该说,像这样的成功经验值得相关地区和部门借鉴。

图为省草原饲料中心试验站工作人员在试验区内检查饲草长势。本报记者贾红路摄

图为安达项目区治碱改草前,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黄彦摄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