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些还没有脱贫的农村,常出现“花架子”工程。当地政府为了体现所谓的政绩,硬是在农民用来安身立命的土地上,不切实际地规划出一个又一个“百里长廊”、“万亩基地”、“示范园区”等。架子搭得倒是不小,可农民又能从中得到了多少实惠呢?
据有关部门调查,从1997到2003年,农民收入每年平均只增长了4 %左右;6年时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为此,今年年初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一号文件”的出台,再次把人们的目光锁定在了“ 三农”问题上。而贯穿其中的精髓也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增收”。这不仅令亿万农民欢欣鼓舞,也着实让那些在“花架子”工程中苦苦煎熬的农民看到了希望。
在采访中,记者常碰到这样的事,某地领导为满足个人喜好,硬是将引导变成了强制性的命令,在农村大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有的领导总喜欢在“大”字上做文章,好像什么事情只要做大了,就算是做好了。例如苗木产业,刚刚兴起时的确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成为不少农村结构调整后的支柱产业,农民也因此大受其益。但近几年来,某些地方领导为了扩大战果,盲目上规模、扩面积,为的只是年年数字有变化,年年总结有成果。政绩有了,却没了收入。由于盲目生产,直接导致了市场供需失衡,苗木产业危机日益显现。
“一号文件”的出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政府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良苦用心。“增收”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农民最迫切的愿望。为官一任,就应造福一方。我们真诚地呼吁农村各级领导,还是为农民增收做点实事吧。无论是上项目还是拓规模,如果不能让农民增收,“花架子”搭得再大再好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