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国开展得有声有色。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专家马履一教授认为,义务植树提升了我国的生态质量。每一个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都是这一运动的受益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民义务植树的内涵应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为了使这一运动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马履一教授指出,虽然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还是发展不平衡。一些符合条件的公民很少履行或根本就没有履行过植树的义务。目前的问题是,对于那些没有履行义务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对未履行义务者放任自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进程。马教授说:“为改变这一状况,可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广大公民的积极性。”
如何看待是否履行了义务,马教授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是履行义务,利用资助等形式参与绿化事业也是履行义务的一种表现。植树造林的技术性特别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立地条件下,植树造林更不是普通公民仅凭热情就可以完成的。公民出资金,由专业队伍造林,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义务植树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11岁的孩子可以将压岁钱用来购置树苗,工作繁忙的人可以用认养绿地的形式来参与。总之,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形式应尽可能的多样化。
马教授指出,当前人们植完树后极少参与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推进,栽树的任务会相对减轻,而经营、管护的任务越来越重。“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新的内涵,这项伟大的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事业,就一定能更加兴旺发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