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从郊区现有绿地中抽稀,千方百计寻觅外地因公路拓宽等要淘汰的大苗进城等措施,还是捉襟见肘。大苗供不应求,致使有些苗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盲目地从山上乱挖。同时对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内移植大树缺少有效的监管。他们既不懂技术,又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把树锯得缺胳膊少腿的面目全非,移植后非死即伤。就是活了,花很多年时间也难以复原。有的甚至无视绿化法规,竞相攀比,发展到移植古树名木的地步!造成资源很大的浪费,实在令人痛心!
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将在我国举办,不少重大工程需要移植大树。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因噎废食。关键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大树移植健康有序地进行。
首先要修订健全绿化法规,在绿化条例中应对大树移植明文规定什么是倡导的,什么样是禁止的行为。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要有明确的罚则,并严格执法。其次是尽快有计划地建立大苗基地。可采用育植结合的办法在林带和山区林地中储备大规格苗木。做得好形成产业,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操作,严格管理。总之大树移植必须慎重和适度,切忌盲目。
大色块种植热要降温
自浦东主干道杨高路采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色叶灌木密植,组成色块的种植方式出现后,当时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后在各类绿地中竞相仿效,发展到四处泛滥,造成千篇一律、千佛一面的地步。
最近去浙江、江苏办事,一路上到处看到大色块的种植,连植物配置处于全国最高水平的杭州也不例外。有些园林设计师振振有词地说,这种形式简洁、大方、美观。其实不然,简洁不等于简单,到处都是大色块怎么谈得上景观的多样性呢?更重要的是城市绿化必须以人为本,要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置于首位。乔木和灌木相比,乔木的生态效益要高得多。再说大色块的养护工作量十分惊人,无疑使本来不足的养护经费带来更大的缺口。城市绿化需要持续发展,长效管理。大色块种植热该像大草坪、大广场、大树进城热一样,降降温了。
节日摆花要改革
每逢“五一”、“十一”,天安门广场摆满盆花,并布置成景点,为首都北京增添了浓重的节日气氛,它深受人们的好评和欢迎。于是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参照,不仅是节日,有重大活动也在道路、广场等摆满盆花。过去上海在举办重大活动的年份,用花都达数百万盆,耗资超千万元之巨。
天安门广场硬质铺装多,“十一”以后不久即寒霜降至,故摆放盆花情有可原。而上海等一些南方城市采用盆花摆放是得不偿失的,应将花卉种植在绿地中。这样既可减少浇水的人工,降低养护成本,又可使花期延长,事半而功倍。同时要尽量减少一、二年生花卉的数量,而增加宿根、球根花卉的比例。尽量减少模纹花坛的形式而采用花境的布置方式。用宿根、球根花卉,花灌木和少量一、二年生花卉组成的花境,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自然高雅,效果好,而且开支省,是值得提倡的。但技术要求高,目前适宜作花境的植物品种也不够丰富,尚需不断引种。
种植设计要考虑养护成本
目前园林设计师在作种植设计时,往往很少考虑今后养护成本的。专家在评审设计方案时很少考虑今后的养护成本,也很少有人提出此类问题。因此,许多建成的绿地在养护管理时令养护人员叫苦不迭和开支大增。浦东好几条干道旁整形修剪的绿篱绵延不断,球形、塔形的灌木整齐排列,不计其数。大草坪插上几棵小树致使剪草机如入“ 八卦阵”而难以操作。树林栽得稀疏,使林下杂草丛生,得花不少人工来除杂草。
城市绿化形势大好,新建绿地成倍增加,设计人员应多动脑筋设计一些生态效益好、景观美,且又是低投入易养护的种植形式,例如设计一些结构稳定、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这些不同的植物群落由乔、灌、草结合,其生态平衡,无需多加管理即可持之以恒。规则整形的灌木宜少用,尤其在道路两旁应多种乔木和自然生长、形态容易控制的灌木。
作者简介
胡运骅:196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1994年至2003 年任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局长,现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绿委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 ”,并多次受到建设部嘉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