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经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月季成为北京的市花之一,算来已有近20年了。当你行进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时,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可见的月季,那一道道月季花墙,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月季花在北京
月季早在我国秦代就被人们栽植。北京在众多城市中是较早开始进行月季栽培的城市。早在1956年北京天坛公园就开始引进栽培月季。 1963年天坛公园在祁年殿西侧建成了占地1.3公顷,有50多个品种的月季园,是当时北方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月季园。
去年国庆节期间,天坛公园投资数百万元对有40多年历史的月季园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月季园拥有200多个品种,以大花、丰花、地被、微型为主,花坛、花架、花台、花篱更是别具特色,尤其是一组电脑控制移动水柱喷泉,为月季园带来许多现代气息。
北京月季从公园走上城市街头还是从1982年开始,当时种植最多的是丰花月季‘杏花村’。1982年首次栽植在长安街新华门两侧,19 83年后陆续种植到二环路和大街小巷46万多株,品种也增加了‘红帽子’、‘金玛丽’、‘冰山’等品种。但几年后人们发现这些品种在花期、花量、长势和病虫害防治上都不很理想,于是一场选育新品种、更换老品种的战役打响了。
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经过20多年的科学研究,成功地选出藤本月季 ‘光谱’、‘金秀娃’、‘至高无上’、‘多特蒙德’和丰花月季‘ 金玛丽’,通过对月季的抗寒性、花型、花色、花期、抗病能力、残花宿存特性等13个指标的检测,这5个品种均达到实验要求,分别于2 002年和2003年陆续栽植在城市主要道路上。
月季花与奥运会
月季象征着和平和友谊,这也是奥林匹克所崇尚的精神之一,用它来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意义是十分深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又给“形象大使”月季带来新的考验。
月季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至25℃之间,超过35℃,就会进入休眠期。而北京的8月份正是盛夏,有时地面温度甚至超过40℃。为了找到抗高温的月季品种,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已在进行“月季抗热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据北京市园林科研所树木发展中心“月季抗热品种选育”课题负责人丛日晨博士介绍,目前有3个品种进入实验栽培,今年秋季将公布这些新品种的性状,接受园林部门的验收,明年将会正式栽植到城市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