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林业局林木生物质能源办公室钱能志处长
自本报1月19日刊出《能源植物开发进入产业化阶段》文章及《能源树解读》栏目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一些苗木种植者纷纷就如何生产及如何进入这一新兴领域乃至后续的产品收购等问题来电咨询。对此,国家林业局林木生物质能源办公室钱能志处长提出,目前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已有不少基本成熟的开发利用技术,当务之急是建立规模化原料基地,实现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稳定高效收集供应,不用担心种出的产品没市场;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政策鼓励支持的,也不用担心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 现状:技术成熟了,缺原料和资金 据钱能志介绍,现在国内的乡土树种中含油率较高的小桐子(俗称麻疯树)、光皮树、黄连木、文冠果、油桐及从国外引进的绿玉树等在苗木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和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等都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已具备开发利用的条件,但是进行产业化生产还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没有稳定的、规模的、集中的、持续的原料供应。据专家估算,原料的收集供应要占到转化利用产业化成本的70%以上,如何降低产业化成本,使产业化经济可行,原料是关键。为此“十一五”期间林业部门要大力培育能源林。在能源林培育上,今年准备针对这些成熟的树种启动一批林木生物质能源林的培育示范,开展基地化培育,进而推进开发利用。上述油料树种分布地及适宜栽培的地方都能够开展能源林的培育种植。通过能源林培育试点示范,带动全国能源林培育。二是缺乏资金。这就需要在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同时,有民营资金进入。投资者不但可以种植能源树种,有实力的还可以办厂搞转化利用。 长远:树长成了,不用担心市场 在看到发展机会的同时,一些苗木种植者也很关注能源树长成后,种子回收的问题。对此,钱能志表示,这方面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今后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2005年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宣布,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其中生物质能源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可见,生物质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另外,国家发改委已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等鼓励发展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一系列政策。 提醒:看规划量自身找方向 国家要基地化、规模化发展能源林,使苗木业者看到了机会。但是钱能志表示,苗圃在决定培育或种植能源树种前,应该综合考虑以下情况。第一,当地的宜林土地资源最好比较集中,这样有利于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如果太分散就不适合发展能源林。第二,苗圃所处地区应在能源林规划发展的范围内,否则大量从外边调苗子既不合理也不经济。一旦决定种植培育能源树,在树种选择上要选那些培育及转化技术较为成熟的树种,而且应该利用这些树种的良种进行生产。同时,苗圃经营者应当积极咨询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及时关注市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