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有76个新品种通过专家论证,其中自己新选育品种32个,品质较往年有所提升
特约记者铁铮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近日告诉记者,今年我国梅品种国际登录喜获丰收,有76个新品种已经通过了专家的讨论认证。这是开展梅品种国际登录以来登录品种最多的一年。 已是88岁高龄的陈老刚刚从南方返回京城。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主持了南京、无锡、武汉三地的登录工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位我国第一位植物品种登录的国际权威告诉记者,今年的登录工作成绩最显著。登录数量最多的是南京,仅中山陵园就有42个品种登录,南京农业大学也有12个品种登录,其中不乏珍贵品种。 梅花品种登录工作在每年初春的梅花盛花期进行。陈俊愉告诉记者,今年不但登录的品种数量多,而且有32个是自己选育的新品种。科研人员通过授粉、芽条变异等方法培育了许多新的品种,使梅家族更加兴旺。今年登录的梅品种的品质也比往年有所提升。陈俊愉说,在登录中,对与原品种差异不大的,都暂未登录,而是“以观后效”。今年选送的品种与实际获登录的品种之比大约在2∶1,淘汰率比过去要大些。 据了解,这是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第八次大规模登录。陈俊愉说,梅品种的登录比其他植物要难,因为梅的花小,差别小,仅靠图片难以判别,需要在现场鉴别。而且时间性极强,必须在盛花期才行,早一点或晚一点都影响效果。今年的登录工作中选择了从英国新购置的最新色谱,也有利于花色质量的把握。 陈俊愉说,我国梅品种的登录工作总体来看居于全球同类工作的前列。在登录中,采取了集体讨论的办法,而不是一个权威说了算,这样就使登录工作更加准确合理。 陈俊愉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整理工作,将于今年年底以《年报》、《双年报》的形式将新登录的梅品种向全球进行公布。 据悉,从1999年开展梅品种登录以来,在陈俊愉的主持下我国已经有300多个品种获得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