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山景观的历史猴山景观位于福建龙岩市区中山公园梅亭山的东北侧,是近代辟建的游憩胜地,是闽西近代园林的瑰宝。
据《龙岩县志》记载,猴山景观始建于民国16年(1927年),是年9月中旬,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独立团团长陈国辉,奉命率部队进驻龙岩城,当年12月,陈国辉和县长陈石发动社会捐资,筹备建设资金,先后兴建中山公园、中山路等。
中山公园猴山景观,是陈国辉的侄子设计的,整个猴山景观是用英国产的高标号水泥塑面的假山,因此历经75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至今水泥塑面还完好无损。
1949至1974年,中山公园猴山景观由龙岩县民政局管理,1975年后归龙岩县(市)园林管理处接收经营至今。
猴山景观的规划与造景特色假山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山公园猴山景观在近代园林建园造山中又有所创新。
猴山景观以石为主,以土为辅,其山的背面与土山相连接,土山上种植园林植物。猴山景观把水体、亭、虹桥、莲花池、景门、树木、花草有机结合,构成一幅自然的山水景观。在设计构思上,发挥我国造山艺术之长,达到深厚、雄伟、峻峭的效果,建设者以大自然的名山胜景为素材,运用我国传统的假山造园手法,仿自然山体,有法无式,变化多而有气势。正如《园冶》所云:“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同时运用抽象、融合的手法,将更集中、更典型的大自然的山水精华表现出来。
猴山景观南北长30.6米,东西宽13.3米,主峰高达15.16米,采用当地石灰石,以体现当地的山势特色。猴山景观以青砖砌体为躯干,其表面用水泥塑面,山形、色质颇有特色,别具一格。因“猴山”以洞壑为主,洞内可供游人游赏。洞中有洞,曲径通幽,洞内设有仿木猴床、假山上塑有千姿百态、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所以俗称猴洞。从平面看极尽曲折之能,从高处上看还力求回环错落。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使人感到曲折不尽和变幻莫测,有赖于巧妙地借堆山叠石而使山池萦绕,小径盘回。特别是峡谷,沟涧纵横交织和洞壑的曲折蜿蜒,使游人在其中宛如置身于迷宫,时而登临峰峦之颠,时而沉落于幽谷之底,自上往下观沟壑盘纤,身临其境,好像走进了深山峻岭,使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
猴山景观有八景:民生亭,虹桥,莲花池,山上“S”形醉云桥,莲花景门,蛟龙雕塑盘山洞而出,各种塑栏和木桩景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致经艺术提炼,既有自然的景物,又有动物形象,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景物,具有广阔的园林意境。
位于猴山山麓的民生亭,建筑面积29.92平方米。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龙岩后,曾在中山公园内开会,民生亭作为大会主席台,1975年,该亭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民生亭呈四方形,亭外柱是白色砖砌螺纹形状,柱头为花、鸟、浮雕的精细工艺。因该亭宽4.7米,为防止呈矮胖形,采取增加构图空间上的层次感,亭内又添红色木柱,成为双重柱。亭内为拼花木天棚,木挂落有浮雕的古书、鸟、花,屋面铺本地青瓦,色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古朴典雅,其立面形式丰富多变,尺度宜人,整体和谐。该亭在继承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刻意创新,学古而不泥古,富有地方特色。民生亭寓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使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位于猴山正立面的虹桥,是莲花池点缀水面的景色,它增加园林风景层次,又是联系各景点的游览要道。虹桥为拱形,用青砖砌筑,仿砌石勾缝而成,低矮的砖花栏杆及朴素的造型、色彩,与民生亭、猴山、树木配合得体。虹桥基座雕塑着莲花图案与莲花池的睡莲融为一体,颇富新意。
这些古人有“山得水而活”之说,猴山景观的整体构图分山体和水体两部分,莲花水池呈半圆形,临“猴山”处的山石聚散不一,错落有致、曲折凹凸,更显得行动自然,化有限空间为无限意境,使人心旷神怡。猴山上,造型生动威猛、栩栩如生的吐水蛟龙,击石喷溅、俨有飞流千尺之势。
猴山景观的背后采用佛肚竹、柏树、樟树等常绿树种,以形成绿色的背景;其前面与坡地栽植各种花、灌木和草坪,植物色彩及季相变化丰富,对猴山景观起到装饰、衬托的作用,在绿色的烘托下更显得雄伟、壮观。
猴山景观组合合理,主次呼应,相互配合,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能产生不同的园林景观效果,有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猴山景观规模庞大,景点丰富,将建筑、树木、水体、雕塑、绘画、书法艺术融为一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身临其境,使人们不由地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产生不尽的遐想。猴山景观在园林艺术造景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誉,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宗教、礼仪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立体史书,成为名副其实的闽西近代园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