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僧侣之地”。大约1200 年前,一些僧侣来到这里,在伊萨尔河畔建起修道院,它标志着这座城市的诞生。长期以来,慕尼黑是历代巴伐利亚王公住地,他们在这里兴建了不少府邸、花园和别墅。而其中的宁芬堡和英国花园的秀美景致,更具独特色彩。坐落在慕尼黑西北郊的宁芬堡,建于1664 年至1758 年之间,为历代王侯的夏宫。皇宫坐西朝东,红顶白墙,由七座方形宫殿一字排开,组成扇面状,其间由走廊连接。主楼雄伟壮观,展开的两翼对称和谐,远远望去主次分明。宫前一潭清水,飞溅的喷泉,浓荫掩映的笔直人工河,构成一幅宁静典雅的风景图画。宫殿内众多的厅堂之中,有一个被称为“中国之阁”的,里面的装饰摆设全是中国式的,诸如壁纸屏风,绘着龙凤、山水、花鸟、虫鱼,还陈列着中国漆器和瓷器,宫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群芳画廊”。皇宫后面是法国花园,1701 年仿法国凡尔赛宫庭园而建,紧接宫后广场有一大水池,水池两旁成排的树木,都与凡尔赛宫庭园惟妙惟肖。掩映在万绿之中、小巧玲珑的狩猎行宫阿玛琳宫,装饰纤巧精美。位于伊萨尔河畔的英国花园,被称为慕尼黑的中心“绿洲”,占地350公顷。与伊萨尔河平行的是狭长绿地中最主要的一段。因园林营造上取法英国,平地开阔,小径蜿蜒,顺应自然,极少人工雕塑,因此被称为英国花园。园中,草坪浓绿,林荫密布。园内有个古朴的楼阁式的五层木塔,檐端悬挂着小钟,起名中国塔,建于200年前,是当时欧洲人向往东方艺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