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记者跟随“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
一片蓝天”大型公益环保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所辖的多伦县进行实地采访。站在6年前那个被风沙侵袭而整体移民的小村庄对面的山坡上远眺,再也看不到昔日赤地千里,黄沙漫漫的景象,只见遍地的野花随风摇曳,嫩绿的小草满目青翠。
“当年,这一带的沙化程度非常严重,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长年饱受风沙侵袭。一场风刮过之后,屋里屋外全是沙子,风大时,早晨起来连门都推不开,房屋被黄沙埋了半截。不用说村民的居住条件有多恶劣,就连起码的生存条件也受到了威胁,村民们一年不知道要吃进肚子里多少沙子。”想起当年的情形,多伦县县长姚东感慨万千。
多伦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端,是离北京最近的旗县,距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近年来,由于当地牧民过度开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严重,土壤沙化程度日趋加剧。2000年初,通过卫星遥感测定,多伦全县沙化面积已经达到60%以上。不仅影响当地的环境和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周边省市的生态安全。多伦县海拔在1150米到1800米,比北京高得多,因此,有人形象地说:“多伦就像一个悬挂在北京正北上空的一个大沙盆,北风吹拂,沙落京城。”有关专家已经证实,2000年北京出现的那几场严重的沙尘暴,多伦就是最主要的沙源之一。
为了遏止沙化的继续蔓延,2001年,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也相继制定了完善的治沙计划。姚东说:“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沙漠化治理,在这里正好派上了用场。治理沙漠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是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我们采取了‘先止,后治,再升级’的三步走战略。”
据姚东介绍,第一步首先要止沙,将流动沙丘固定住。他们采用了打草格网、栽沙柳等措施,将活跃的“沙龙”牢牢锁住。止沙之后,第二步就要治沙了。由于土壤沙化严重,立地环境恶劣,栽种高大乔木根本无法成活,因此,他们采取了飞播草种覆盖地面与栽种沙蒿、沙打旺、沙地柏等沙生灌木相结合的绿化手法,让沙化地在最短的时间内覆盖上植被。植被覆盖后,沙化地土壤逐渐得到涵养,环境也开始好转,这时就可以实施第三步绿地升级了。由于草坪灌木根系浅,一旦遭受恶劣气候,沙化现象就会反弹。为了巩固治理成果,他们逐步从草坪地被植物向樟子松、杨树等永久性植被过渡,让脆弱的生态环境日渐坚强起来。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多伦县先后完成了沙地治理170多万亩,植树造林100万亩,70%的沙化地已经得到治理。今年年初,多伦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成为全自治区获此殊荣的第三个县。随着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多伦县的经济和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达到17.9亿元,占全自治区招商金额的一半,这对于一个县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同时,全县今年游客量达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为此,多伦县又在近日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名县”。
看着满地簇拥的山花野草,茁壮嫩绿的樟子松,姚东激动地说:“樟子松非常适合在沙地生长,尤其在栽种两三年逐渐适应当地条件后,长势就开始加快,所以有‘3年不见树,5年不见人’的说法。过去我们是在沙中找绿,现在我们是在绿中找沙,相信5年后,这里将是一片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