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绿地、公路绿化带等绿化工程数量大幅增长,城市周边的农田耕种土和山地的表层土被大量调用到城市绿化工地上,但仍不能满足绿化用土需求。施工单位为了完成工程,不得已使用深层底土,其石渣含量高,土质颗粒粗,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实施种植工程,很难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绿化用土供需矛盾,日前有专家建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建立绿化用土仓储中心。一种做法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土地被征用开发前,要求开发商将该地块地表以下50厘米范围内的土壤铲送至临时堆放处,在房屋道路等基础建设完工后,将原先铲起的土层运回至需绿化处,这样可以保证绿化使用的是理化性质没有改变的表层土,同时节约了土地资源。另一种做法是在郊区划定绿化用土储备及生产区域,将城市或平原建设施工时多余的地面表土运送至该地,在城市绿化用土需要时铲取。堆放泥土时应注意土堆不要过高,控制在120厘米左右;不得用挖掘机压实上层,以免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此外还可对各种废土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转变为城市绿化用土。如池塘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土方施工时多余的底土等,因其过于粘结、透水性差等缺点,不能直接用于绿化,可加入一定量的砂粒、有机物(如杂草、家畜粪便等)、杀菌杀虫剂充分搅和,进行发酵、曝晒,改良加工后的土壤经有关部门检验测定后,便可应用于绿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