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长的主题纪念景观贯穿中轴线和森林公园,其中的两个坐落在森林公园里,序列终点位于森林公园制高点。湖的北岸是理想化的园林写意,体现了自然、艺术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以含蓄的方式,体现了自元代至清代环境设计的伟大成就。在森林公园北区形成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在南区形成以水为主、以山为辅的山水格局,以大型跨越式草坂将南区北区联系起来。
这一区域的设计将继承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优秀传统,同时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可见的建筑物,形成一个以山形水系和植物群落为主体的充满自然气息的现代、平实的新型山水园。
设计理念
(一)过去·未来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新城规划多采用棋盘式布局,体现出对秩序的追求。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力求与自然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本方案运用中国传统设计理念,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演绎中国园林精髓。
(二)南·北
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在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形成了一个纪念性标志,与南端的天安门、天坛等标志性古建筑群相互呼应,和谐平衡。
(三)城市·自然与曲·直
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观设计沿用了北京城的规划与景观设计原则,城市棋盘式网格通过贯穿公园南北轴的有序景观被延伸至公园内。曲线形的水面彰显了几何直线的城市格局,同时又引入了自然的形态。
(四)天·地
奥林匹克公园轴线南端为一矩形门,与其水中倒影形成一闭合的正方形。轴线向北延伸3.5公里处为森林公园广场,入口处有一半圆拱门,与其水中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这种处理表达了“天圆地方 ”的传统理念。
(五)山·水与纵·横透过半圆形“森林公园之门”北望,是中国传统自然山水的湖山写意。采用挖湖堆山传统手法,开掘80公顷的水系,多余土方用于北界屏障的山体叠造。山形陡峭与水平向的开阔水面形成对比。
(六)艺术·科学与人·自然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中既包含了抽象的几何概念,同时又与中国环境艺术的设计原则密切联系。森林公园是人为的生态公园,这里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恢复本土动植物群落,使城市的居民有机会亲近自然。
种植规划
1.中心区植物配置
中心区是公园中的重点区域。为突出景观,主要选择树形优美,分枝点高的乔木为主,一方面作为环境亮丽的点缀,另一方面又要留有一定的视线通道。
树种选用银杏、毛白杨、馒头柳、合欢、红花洋槐、元宝枫、西府海棠、玉兰、紫叶李、油松、白皮松、桧柏等,局部点缀七叶树、灯台树、黄金树、鹅掌楸等稀有树种,优美的树形既能为景观增色,又能突出重点区域的视觉效果。
中轴线两侧区域为保证景观效果,中心绿化带以及林下、林缘全部采用草地早熟禾等冷季型草坪;其他边缘地段则可以略作调整,光照好的地方如林缘可选用野牛草、结缕草、白三叶等,林内可选用麦冬,并种植一些耐阴的宿根花卉如玉簪及蕨类植物。
2.森林公园区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力求在森林公园内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植物的生长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对植物合理配置和精心养护,建成一片自然的生态绿洲。
通过对北京当地乡土树种的合理选用和搭配,达到园内生物的多样性和协调性,逐步建成一个生态型、景观型、环保型的人工模拟森林,在最短的时间内,努力使森林公园内林相整齐、树木茂密,并富于四季景观变化(包括叶色、花期、花色、树姿等)。初春,桃李吐红,百花怒放;盛夏,乔灌葱郁,清爽宜人;仲秋,元宝枫、火炬树、黄栌绯红点点,五彩缤纷;隆冬,满山松柏,苍翠凝重。通过设计的巧夺天工与独具匠心,让这里变成四季有景、月月不同的景观游览胜地。
为了尽快打造一个静谧、安逸的森林环境,结合部分地段的现有保留树木及部分古树,尽量选用大苗,以期与原有景观顺接,发挥森林公园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景观的功能。
乔木主要以白蜡、山楂、栾树等为主,片状配置成混交林,重点部位如林缘、湖边可点缀一些垂柳、枫杨、水杉。林下种植结缕草、二月兰,同时为了增加野趣,建议部分地带可混播一些杂草。林缘可种植各类宿根花卉以丰富色彩;水边可种植芦苇、泽泻、花叶水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