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分明、远近相宜、互为衬托。 (朱旭东)
“梅妻鹤子”话林逋
杭州孤山水麓上有一座放鹤亭,亭上有一副楹联:“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放鹤亭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逋所建。
林逋(967-1028年),字君复,谥号和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林逋少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但他勤奋好学,经史百家,无不通晓,而且善书画,工诗词。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被誉为千古绝唱。
林逋早年游历甚广,但终觉西湖山水为胜,便返杭择孤山隐居,足迹不入市井30余年,甘心淡泊。林逋在居处遍植梅树,共365株。平日除草,施肥,辛勤劳作。待梅熟时,便有商贩来买,林逋卖梅不论斤两而以树估价。更为有趣的是,他准备了365个竹筒,每株梅树所卖钱币分装入筒且按日编号。不管有无客人或客人多少,每日用度以一株梅树的梅子所信售之钱为标准,绝不多用一文。
林逋除爱梅外,还善养鹤。每当外出游湖时,客人来了,家僮开笼放鹤,他望见鹤飞来,知道有客,就返棹回家。他与客人饮酒吟诗时,鹤起舞助兴。由于林逋爱梅若妻,视鹤如子,“梅妻鹤子”遂广泛流传,成为佳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