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论坛搞联合
去年12月27日,一场关于国际
花卉品牌发展的论坛在昆明召开。在会场上放映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节目讲述的是菜贱伤农的真实故事。某县一些菜农根据上一年芹菜旺销的情形,在第二年急速扩大了种植面积,收获时却因为急剧跌落的价格而血本无归,很多人不得不忍痛将自己辛苦种植的芹菜铲掉,因为收获只会让他们赔得更惨。
同样的情形对许多花农也不陌生。前年的百合价格大跌就不知让多少花农心有余悸。“这是由于市场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农民盲目种植造成的。”荷兰独资昆明温德迷尔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获得者范德辉这样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产销难题,不能靠农户单打独斗,必须以企业为市场经济主体,建立一个内联花农、外联市场的新型合作组织,实现品牌化运作,以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模式走出困境。”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昆明温德迷尔正是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论坛,向企业和农户传递一种信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企业和花农实行利益捆绑,共谋发展。
昆明温德迷尔成立于2002年,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和推广百合、郁金香种球以及相关的栽培技术,同时涉及部分百合切花的生产。2004年底至2006年底两年间,据昆明海关和云南商检局统计的数字显示,温德迷尔种球进口量位居该省第一。在业务不断扩展的过程中,他们深切地理解了花农的处境———不敢使用新品种、不了解市场信息、栽培技术落后、看到左邻右舍赚了钱就一哄而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花农放下包袱,专心生产,他们一直希望寻求一条有效的途径。
明确战略创品牌
温德迷尔最终经营战略的确立,源自范德辉与我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的结识。通过对我国花卉产业和市场消费一番深入的调查,李光斗认为,花卉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品开始同质化,市场价格战异常激烈。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为建立销售渠道,抢占市场份额,以价格来压制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是产品区别不够,要靠价格来区分。在此种环境中,企业要突破销售瓶颈,争取更大的发展,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花卉品质,缩小国内外花卉产品的质量差距,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要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种植和销售。众所周知的“小肥羊”、“蒙牛”等农产品品牌,就是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品牌化运作而逐步建立起来,做大了市场。
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温德迷尔开始了新的行动。2006年3月,他们投入巨资,在昆明嵩明县建设了百余亩百合新品种展示园,并采用荷兰先进的园艺栽培技术,使百合新品种的魅力以及温德迷尔的技术实力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联合具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农户和公司,对他们进行更为直观和细致的百合种植技术培训,从而实现提升百合产品质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们利用国际身份的优势,积极争取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市场,以外销带动合作组织成员进行百合鲜花生产。
而这仅仅是温德迷尔迈出的第一步。根据李光斗的解释,品牌可以划分为产品品牌和终端品牌等多种形式。产品品牌容易理解,终端品牌是指在终端消费市场被消费者广泛认可、具有良好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占据终端消费市场优势的销售品牌。比如“星巴克”咖啡,不仅代表了高品质的咖啡产品,还是被无数消费者所喜爱,在全球拥有6000多家分店的咖啡连锁店品牌。在其背后是众多的咖啡种植者为其提供优质的货源,而便利的连锁店式的销售,使人们更乐于选择消费“星巴克”,这不仅让咖啡种植者从中受益,更成就了“星巴克”品牌和事业的发展。
这种经营理念也写进了温德迷尔的企业发展战略,他们希望建设一个花卉业中的“星巴克”。当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基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花卉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此外,我国人口将进入“红利时代”,具备消费能力的人口高峰的到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花卉消费蕴藏的潜力毋庸置疑。
对企业来说,继续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必须要有所创新。而站在整个产业未来发展的角度,也只有形成稳定、持续的终端消费市场,才会使整个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受益。市场经济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谁抓住终端,谁就将占据市场。在2006年,也确实有更多的花卉生产型企业以及贸易商,开始以各种适合于企业自身条件的方式开发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