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到底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LA)翻译成什么中文名称合适”已成为我国景观行业内展开激烈讨论的话题之一。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王向荣,听他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他对景观设计学的见解。
倾向“景观设计学”
采访的话题是从“物理学”展开的。“物理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科,早期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是非常简单的。现在这个学科还叫做物理学,但研究的内容就非常广泛了。用‘物理学’这个词概括它研究的整个领域还是可以的,只不过里面要再细分理论物理、流体物理、空间物理等等不同的研究方向。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王向荣说。
他认为,我国目前的景观学科十分需要一个像“物理学”这样的,大家公认的通用术语来概括。就当前情况,LA在国际上是行业内人士公认的学术用词。为了更好地和国外同行交流、沟通,把他们的名词直接应用过来,作为我国景观行业的名词,这是非常好的,十分便捷、有效的手段。王向荣说:“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LA对应的中文名称应该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园林学、景观、景观建筑学、景观设计、地景学等等。其实不管把LA翻译成什么中文名称,大家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我认为大家应该在这个名称上达成公识,或者选一个绝大多数人能接受的词。这样大家可以不再花更多的时间在名称这个问题上过多的争论。如果让我建议,我觉得还是用景观设计学比较合适。”
快速发展不是坏事
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几年的发展却相当迅速,很多人担心是否过热。但王向荣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他说: “我一直认为,不管是景观还是园林,它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同步的,不能脱离开社会。总体来说,中国近十年的社会发展太快了,这意味着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得也非常快,相关行业、学科随之也发展很快。景观想脱离于社会独立生存发展是不可能的,它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目前景观行业这种发展过热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都不能左右。其实这种快速发展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尽快缩小我们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也能尽早地暴露出行业内的一些问题,让大家看到。关键是,我们需要逐渐冷静下来,去看待出现的种种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使这种发展不至于特别的无序。这就要求行业内的每个人都能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使这个行业的发展更为健康。”
设计的四个基准点
在多年的从业过程中,王向荣完成了许多成功的作品。通过不断地亲身实践,王向荣认为,只要按照四个基准点做设计,一个项目肯定会出色。他说:“我做设计时会从四方面来考虑。首先是项目的现状条件。任何一个设计都是在现状的条件上发展出来的。现状分析是做设计时最基本的一个层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充分利用现状,保留地块中所有积极的和有价值的要素,花最小的代价,进行一定的整理,并通过设计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每个项目所涉及的现状条件都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意味着做出的设计不可能是雷同的。现在的情况是,或者因为设计周期太短,或者因为设计部门、设计人员在对项目做现状分析时不够深入,甚至回避这个环节,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项目中,于是很容易把每个项目做得雷同。其次是社会性、实用性。设计师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众使用,有时是针对大范围的使用者,有时只针对某个局部环境的人群。设计师如何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作品,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三是要符合科学的进程。每个设计项目应该有一些共同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节省、环保,符合生态原则,符合科学规律。第四是作品要赏心悦目,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训练有素的设计师,分析现状条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做到环保、节省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难的在于完成的作品要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充满艺术气息。这需要设计师通过多年的艺术积累才能达到。”
在角色变换中寻求平衡
在每天的工作中,王向荣经常在多种角色中穿梭、转换:时而是教师,时而是设计师,时而是研究者;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园林藤头杯”设计大赛的颁奖会上,他又过了一把主持人的瘾。他尝试在这种不断的、穿插的角色变换中求得一种平衡。“景观设计学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所以对于一个景观设计作品来说,是包括了多种含义的。我在生活中的角色也是如此。角色变换得多,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乐趣也就多了,但同时也会增添更多的压力和烦恼。”王向荣说,“好在我觉得这些角色间不存在太大的矛盾,都和景观设计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像景观设计的作品一样,表面上许多东西是独立的,可实际上却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学可能会促进你的设计,设计的内容反过来能影响教学,研究者的工作又会有益于教学和设计。这种多种角色的、但又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