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花每个人都见过,水由高到低,顺着枝叶流到土壤里。可有这么一位发明爱好者,偏要让水往高处流,让水沿着植物的根部往上浸透土壤。虽然想法比较奇特,可是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实验,他真的设计出来一套装置,实现了他水往高处流来浇花的设想。
这个发明人是个北京人,他叫石万钦,他发明的水压浸润浇灌方法及装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常用浇灌有问题
石万钦是一位盆景爱好者,做了7年多的盆景栽培和盆器设计。对于城市绿化问题,他也一直十分关注。石万钦说,现在城市空地有限,大量增加绿地面积已经不太可能,所以园林工作者都开始在立体绿化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楼房和立交桥的墙体、屋顶、窗台做绿化。
北京和上海的部分立交桥已经设置了悬挂箱、种植槽,并在里面栽植了各类花草;一些社区的围墙也装饰了立体花篮,既能防尘,还能降噪。但由于灌溉问题难以解决,立体绿化很难推广。
石万钦说,现在常用的浇灌方式为人工灌溉和机械喷灌,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保证不了浇灌质量。此外,室外环境较为恶劣,也不适应植物生长。欧洲曾经流行“景窗”设计,把窗台设计成花盆,种上各种植物,但由于高温暴晒和浇灌水不及时,大多数植物生长态势不好。
理念变成现实
石万钦利用自己栽盆景的经验,萌发了一个新的设计理念。他想让室外浇灌完全实现自动化,把一般自土壤表面由上向下对根部供水的方式,改为让水从下往上流浸润植物根部,只需开启一个阀门,就可以完成整座立交桥的浇灌,而不再需要洒水车浇灌。
石万钦特制了一个玻璃钢种植槽,种植槽最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双层壁中空结构,槽外壁上安装了一根水管用来接水源。
需要浇水时,就把水管阀门打开,水顺着水管流进种植槽的中空部位,充满整个隔层。因为槽体侧壁的水位高于底部,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压力,水就会沿着底部预留的小孔向上涌,直接浇灌种植槽中植物的根部。而且土壤本身也有虹吸现象,对水产生一定吸引力。
立交桥绿化需悬挂不止一个种植箱,这时可通过水管将其连成一个整体,接上水源。需要浇水,只要一个人开启阀门就可以完成。因为是全封闭式浇灌,不会出现漏水、漏污的现象,不仅节水还美观卫生,更不用担心浇水时给桥下的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
室外植物有了天然空调
对于植物因不堪忍受室外恶劣环境而夭折的现状,石万钦的种植槽也很有效。
种植槽的保温瓶式的双层中空设计不仅用来储水,也如同给室外植物装了一个天然的空调。槽内中空设计可充当植物土壤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绝热层,因为相对于水泥等材料来说,空气吸热、散热的能力要小很多。有了这个天然的绝热层,就可有效降低植物根部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且在种植槽内部形成了低温高湿的小气候,加强了植物防晒、耐热的能力,减少了浇水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