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帮助大家在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性质和生理作用,掌握一定的使用方法,是正确合理应用这类物质的前提。现将一些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简介如下,供应用时参考。 常见的生长素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二氯苯氧乙酸(2.4一D)、萘乙酸(NAA)、萘乙酸甲酯(MENA)、防落素及增产灵等。它们大多数在分子结构或生理作用上都与植物内激素IAA相类似,,使用适当的浓度,可以促使植物生长,特别对幼嫩组织细胞的作用明显,但在高浓度情况下以反而会抑制植物生长。 1、吲哚乙酸(1AA),能促使植物生长,促进发根。用于花卉生长和扦插生根可掌握在10一100PPm,随配随用。 2、吲哚丁酸(IBA),生理作用类似IAA,但本身性质稳定,一般常作为生根剂,草本花卉适用浓度在10一50ppm,木本花卉可用10—1000PPm。在使用低浓度时,扦插条的浸泡时间应该掌握在12—24小时,适用于一些草本花卉或木本花卉的嫩枝扦插。吲哚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冷水中难溶,可先用少量95%酒精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3、二氯苯氧乙酸(2.4一D),能促进花卉生长,并能很快形成愈伤组织。常用浓度10至30PPm,可用于花卉的促进生长,防止落花、落果。但它会影响器官的形成,当用50ppm喷洒花蕾或幼果时,会形成畸形果实。如使用浓度超过100PP同时,会导致花卉畸形生长,严重时会因生长阻滞而引起植株死亡,因而人们常以高浓度作为除草剂。2.4-D不溶于水,可先用少量1mol(克分子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再用水稀释。 4、防落素(PCPA),其分子结构“与生理作用与2.4一D相似,但药害较轻,使用浓度可掌握在10-30PPm,不会或极少造成畸形果实。 5、萘乙酸(NAA),是生长素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且价格便宜,性质稳定,对花卉及人体也安全,所以应用最广泛。用10ppm的水溶液对花卉浸种,可促使苗木茎秆粗壮。用200ppm喷花蕾,可以防止落蕾、落果,一般在成蕾后每10天用一次,连续3-4次。用NAA10~1000ppm浸泡插条,促使发根效果很好。对嫩枝插条可用20ppm,浸泡12一24小时,,轻度木质化的插条可用50一100PPm,为了缩短浸泡时间,可一一—采用高浓度快蘸法,配成1000ppm的稀酒精溶液(含酒精约45—50%),只需对插条浸泡五秒钟。或配成1000PPm的粉剂(赋型剂用滑石粉),在使用时先将插条基部在水中浸湿,再在粉内蘸一下,抖去过多的药粉,即可扦插。如用100—500PPm的蒙乙酸甲酯,对花卉或果树的树冠进行喷雾,初春可推迟萌发,延迟花期,能避免晚霜的危害。萘乙酸是白色针状结晶,冷水中难溶,可用热水或酒精溶解。常见的商品有一些是加了赋型剂的粉剂、片剂、膜剂,使用时可按说明书进行。 6、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能促进花卉生长,促使花芽的分化,能提早开花,减少落蕾、落果。可用于花卉浸种,土壤浇灌和喷洒,常用浓度10一3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