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应从栽培地的自然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出发,统筹考虑后作出妥善的决定;或在可能的范围内对环境条件作部分调整,以满足被选择树种的特定生长要求。
气候生态型树种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根据气候分布区的特点,树种适应性分类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树种之别。年平均温度是树体能够正常生长的基础温度;年生长季积温是树体完成年生长周期所需的温度总量,对观花、观果树种的选择栽培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光照生态型树种主要依据树木的需光度和对光照的反应而区分。如原生于我国南部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对光的要求就低于北部高纬度地区的落叶树种。此外,原生于森林边缘空旷地区的树种绝大部分是喜光树种,如桃、杏、枣、杨树、悬铃木、刺槐、落叶松等;而柑桔、云杉等耐阴树种,光照强度过高反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土壤是树木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对树种的自然分布和生长发育具特殊影响。土壤生态型以土壤酸碱度即pH值为依据,可分为适酸性土壤树种和适碱性土壤树种两大类,介于二者之间的适中性土壤树种应用范围较广。针叶树种和大部常绿阔叶树种多为适酸性土壤树种,pH适值5.0至6.5,如金钱松、雪松、罗汉松、香樟、广玉兰等;适碱性土壤树种的pH适值为7.5至8.5,如女贞、夹竹桃、海桐、梧桐、银杏等。此外,适钙质土壤树种有臭椿、栾树、金银木等。
另外,绿化树种的栽培适应性还与地势、风力、风向等因素有关。在选择树种时也不应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