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郁金 香(Tulipa) 郁金香的栽培品种,主要是由南亚和西亚品种之间杂交得到的。大多数种和栽培品种都是二倍体(2n=24),但也有少数野生类型是多倍体,其中还包括一些栽培品种在内,如:‘Apeldoorn’‘ LnglescombeYellow’和‘Keizerkroom ’是三倍体(2n=36),而‘Riant’和‘Sunburst’是四倍体(2n=48)。还有几个栽培品种起源于芽变,它们开的花都不十分完整,经研究证明,其原因归于病毒感染的结果。 若以开小花的种和开大花的栽培品种杂交是不易成功的。但用栽培品种生产种子,经常结实率很低,尤其是用三倍体效果更差。为了繁殖种子,有时常常利用远缘杂交产生的不育后代作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办法。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加倍,也能使良性恢复而结实。但是,由于郁金香的球茎和籽苗不易承受秋水仙素的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工作成为一大难题,从而促使许多育种者不得不另选他途。后经研究发现,先使用一氧化二氮进行预处理,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可使材料的承受能力得到部分缓解。 用郁金香籽苗长成的植株,如不进行人工处理,会出现长期不开花的现象(多者达5——8年)。为解决这一难题,荷兰育种者建议,对早期发芽的球茎籽苗进行套袋培育。 3、风信子(Hyacinth) 风信子的栽培品种,都是来自中东和欧洲部分地区的二倍体(2n=16)。它们看上去都类似于栽培的罗马风信子。大多数是多倍体和非整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