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天津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加快实施辖区内湿地景观改造工程,在城区重点景区和公园推广水上绿化,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湿地水生植物美化的面积得到大幅提高,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现已有30余种水生植物被利用到天津城市水景绿化中,水上绿化已经成为天津市城市美化的一个新方向。
天津市湿地总面积近3000公顷,水上景观开发潜力很大。如何利用好这个自然优势是天津市园林部门一直关心的问题。天津市花卉专家傅新生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美化水上景观,天津市近些年已引进大批的荷花、睡莲、花叶水葱等水生植物,其中荷花、睡莲品种各达到几十种。这些水生植物被大量种植后,天津有水无景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善。
目前天津市区内的很多公园都种植着不少的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吸引不少的市民前去参观。特别是天津水上公园建成的水生植物园,在水景改造中采用了水生植物营造水景,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已成为天津市水景美化方面的代表园区。
据了解,天津市科委已经启动了“海河水系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的立项,在浅流湿地保护方面也加大了科研力度,其中水生植物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应此项目,天津市园林科研所也在水生植物的应用研究方面加快了速度,引种了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植物,并在天津市部分地区进行推广,目前试种状况令人满意。此外,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政协对于湿地保护和水生植物的恢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天津市政协环境保护委员会为此专门成立了专家组,负责对水景恢复进行技术指导。
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以及老百姓对水景的关心,直接影响到天津市的小区建设和房产开发。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方面,很多在建楼盘在宣传中都把水景作为自己的竞争筹码,社会各阶层对于水上景观的关注对天津湿地改造和水生植物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傅新生表示,湿地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效益。从这方面来讲,保护好湿地就是为天津今后的水上绿化战略打下了基础。目前,天津的湿地改造和保护工作正在进行,有关部门表示,今后几年天津市还将在市内大面积推广水生植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