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是历史发展的载体和见证,因此被人们喻为“活文物”。经过岁月的磨砺,许多古树都呈现出不同的衰弱态势,在利用古树解读各种历史信息的同时,我们如何保护好这些古树呢?笔者在实践中,借用我国医学的“望、闻、问、切”方法,在古树的养护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望--双向对比
“望”是在日常巡视中对古树进行观察。横向对比:将所观察古树的长势与周边古树的整体的长势进行对比,了解掌握该古树的生长状况。纵向对比:通过所观察的古树不同季节的长势与去年同期长势进行对比,确定该古树的健康状况。
闻--细部观察
“闻”是通过古树叶、枝、干、裸露根所展示的状况,来初步了解古树受危害的原因。例如叶被咬食的痕迹,叶面病斑上的孢子体、菌丝体、有无焦灼状的斑点、新叶、旧叶的黄化等;树枝的干枯程度,蛀孔的形状、大小,树枝是否增生异常,有无肿瘤等;树干有无树洞、蛀孔、流液,在蛀干害虫高发期,危弱古树干内有无蛀食的声音,有无虫粪、木屑等;裸露根是否出现损毁,腐烂等。
问--查寻根源
“问”是通过树体的表征,来探寻衰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1.虫害型 害虫的刺吸、蚕食、蛀食等,会导致树体营养损失过多,生长发育不良。
2.病害型 侧柏叶凋病、松针枯病等,因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导致树势衰弱。
3.病虫害混合型 此类型较少,但情况严重,病虫危害呈交替状出现,特征明显,树木迅速衰弱,导致濒危。
4.干旱型 此症状一般与立地条件有关,遇连续降雨不足年份时,生长迟缓,部分枝端枯死,呈缓慢衰弱状。
5.积水型 此类型人为因素影响较明显,在生活污水淤积,树下栽花种草浇水过多等情况下,根系将逐步腐烂,树势衰弱。
6.盐碱型 树冠整体发黄,地表常见有白霜状盐碱析出,非盐碱地区此类型与融雪剂的使用有关。
7.腐朽型 即树干内形成了空洞,新生木质部的速度慢于木质部的腐烂速度,疏导功能减弱,枝杈和根系逐渐死亡。
8.郁闭型 在古树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高度超过了古树生长高度,并与之争光、争肥、争水,导致古树衰弱。
9.外伤型 枝叶局部或整体失绿、干黄,此种情况一般与施工损伤根系相关。
切--对症下药
“切”是根据各种古树的不同症状,辩证施治。
古树的衰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种原因,而常常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衰弱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是随着不同的生长季节和气候环境不断转移和变化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树体内部新陈代谢的生理反应,如根系由离心生长转换为向心生长时,部分根系逐步死亡,新生根系发育不良或尚未形成新的根系。古树复壮时,既要掌握整体的共性,又要看清个体的特性,做到有的放矢,适时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