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性 月季花为落叶或常绿灌木(亦有藤木),株高因品种类型不同30至150厘米不等,花径5至15厘米不等,瓣数20至80枚之间,品种间差异较大。花芽分化受温度控制。单枝花周期45至60天,依温度变化而伸缩。 月季花属强光性植株,每天直射光照6小时以上才能生长良好。生长适温16至26℃,气温持续30℃以上则生长不良;气温低于5℃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大多数品种能耐—10℃低温,喜肥沃疏松中性壤土,亦有相当耐碱能力。最适合空气相对湿度75—80%。湿度过大易感染病害。 二、生产设施 月季花切花生产要在保护地中进行。保护地形式因所处地域和所要求产花季节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下面将两种常见保护地形式简介如下。 1、一面坡日光温室,常用于东北南部和华北北部早春和晚秋生产切花。增加取暖设备可用于冬季生产切花。此类温室东西方向布局,北侧及东西两侧用砖或土坯砌筑,南侧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做采光面。严寒季节夜晚在采光面上增加防寒物。夏季撤除塑料薄膜,成为露地栽培。 2、塑料大棚,主要用于长江以南地区冬季生产切花。内部可增设保温天幕,外部四周准备保温草苫,寒冷夜晚做保温用。 三、品种选择 目前世界上月季切花品种200余种。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1、长枝大花型,此类品种花朵直径在11厘米以上,有的可达13厘米,切枝长度在55至65厘米之间,甚至更长。丰满、硕大、健壮是此类品种的特点。在销售市场上常处于最高价位。年产量一般在20至30枝/株。以美国品种最具代表性。 2、短枝中小花型,此类品种花径在6至10厘米之间,切校长度40至55厘米之间。产量高是此类品种的特点。年产量30—45枝/株。欧洲各国广泛栽种此类品种。 3、聚花型,此类品种每枝数朵成伞状花序顶生,成簇开放。单朵花径4至8厘米。近几年在欧洲国家渐趋流行。国内目前还没有栽培。 除品种类型之外,还要考虑颜色的搭配。就国内市场而言,下列配比较合适:红:朱红(橙红):粉:黄:白:兰紫等之比为50:15:15:10:8:2。 评价切花品种优劣除产量、质量及切枝长度外,另一重要指标是瓶插寿命。所谓瓶插寿命是指在室温下水插,保持良好观赏性的天数。优秀的切花品种应在7天以上。 四、栽培技术 1、苗木选择。选择高质量苗木是切花生产成败的关键。我圃生产的扦插苗,定植后3个月即能开始生产商品花,6个月进入丰产期。 2、整地。月季花植株的有效寿命可达4至5年甚至更长。苗木定植后,对土地的缺陷很难补救。所以,细致的整地是非常必要的。整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平整土地,使灌溉、排涝通顺;二是改善土壤结构,使之利于月季生长。粘重土壤掺腐熟马粪或牛粪深翻,以增强透气性,轻松土壤掺腐熟猪粪,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条件许可时,还应土壤蒸气消毒,消灭病菌和害虫。 3、做畦及定植。月季花适宜高畦栽培。畦高根据雨量多少及地势高低情况决定,一般为15至30厘米。常用畦面宽为60和70厘米两种,每畦栽两行。另外沟宽30厘米,做为灌水和排水沟,兼做工作道。长枝大花型品种宜用70厘米畦宽,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即有效面积(含畦沟)种植密度为8株/平方米。短枝中小花型品种宜用60厘米畦宽,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种植密度为10.4株/平方米。较小的株距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有助于减少枝条弯曲和增加切枝长度。畦面最好用塑料地膜复盖。温室生产中,地膜不但能提高地温和近地处光照强度,还能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露天栽培时,可将株行距增至40×50厘米。 定植时每株施磷酸二铵20克做基肥。定植深度,扦插苗深于插穗顶部1.5厘米;嫁接苗嫁接点与土面平齐。 初定植苗第一次浇透水后,应控制浇水,以提高地温,促进新根萌发。待新叶平展后,才可增加浇水量。较低的气温,有利缓苗。昼温应控制在20℃以下,防止发生弱芽。 4、修剪 (1)苗期修剪。苗期修剪的目的是促使小苗尽快进入产花期。修剪原则是及时剪掉花蕾,控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直到主枝形成。具体方法是:当花蕾指甲盖大小时,剪掉花蕾及花蕾下面由三枚小叶组成的枝叶;长势弱的植侏,枝叶少,应只剪掉花蕾,保留所有枝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不定芽生成。不定芽从根和插穗切口等非芽部位长出,通常长成粗壮的枝条作为主枝。主枝应每年更新。 不定芽生成后,待花蕾露色,枝叶趋于成熟时,剪掉枝条上部大约1/3,其余做为主枝(着生商品花的枝条)。具体方法是,长枝大花型品种,保留基部由5枚小叶(正常大小)组成的复叶8枚,留枝长50厘米左右;短枝中小花型品种保留基部6枚复叶,留枝长度40厘米左右。每株形成3个以上主枝时,植株即进入丰产期。 所有修剪应在留芽的上向1厘米处进行,剪口力求平整并应从留芽侧向另一侧下方稍倾斜。 (2)鲜花采收 花朵按着花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着生于主枝上;二是由从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