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就“麻雀·昆虫·人类”这个问题,采访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何忠同志。他在一个特殊的昆虫声学试验室里,接待了记者。何忠同志谈话内容可归纳如下: 一、麻雀的功与过何忠同志说:麻雀·昆虫·人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生物之间相互平衡、互相补偿的关系。过去,对麻雀曾作“四害”之一是不公正的,专家对此有不同意见。因为麻雀只在作物快成熟时,季节性地为害粮食作物,更多时间是吃昆虫,它繁衍后代,也主要靠吃昆虫,这对农作物和树木是有益的。 对麻雀的季节性为害,可以采取驱赶的办法,而不是捕杀。我曾想研究对麻雀采取声学方法驱赶,因为没有经费,只好作罢。 (二)要立法禁止滥捕 今天,一些地方滥捕麻雀,并不是考虑它有无为害,而是,有些人为了吃野味或赚大钱而大肆捕杀麻雀,破坏生态平衡。你说有报道,江苏睢宁县去年因被外地农民大量捕杀麻雀后,结果造成了粮食作物和大批林木的严重虫害。这个教训,应当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要加强管理。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立法。 (三)保护物种要未雨绸缪 他说:现在不少媒体都在宣传生物的多样性,实际上生物多样性一直就自然存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是几千万年进化的结果。不要等到什么东西快要灭种了,然后再去抢救;而现在还没有濒临灭绝时,就不重视了,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抢救是不得已的补救措施。如对麻雀、青蛙等昆虫的天敌,必须保护。对麻雀的季节性为害,可以采用声学方法驱赶。 (四)利用“声通讯”驱赶鸟类 鸟类(包括麻雀)对人们不利的方面,要采取驱赶的办法,而绝不是捕杀。例如,因一些鸟类与飞机偶而相撞造成空难事故,有些国家就在机场附近安装某些声学设备进行驱赶。又如,有些鸟类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上聚居做窝,加之粪便污染,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腐蚀或破坏等,清华大学正在研究一种驱赶措施。 很早,人们发现一种鸟,叫琼鸟,它一叫,附近聚集的鸟就跑掉了。这是因为鸟会发出一种报警的信号,它一叫,其他的鸟知道有危险就飞走了。如果掌握了琼鸟鸣叫的声学规律,岂不就可以模拟它的叫声来驱赶有些鸟类吗! (五)昆虫“报警”和方言 报警现象,在昆虫界也存在。夏秋之时,当你走在田间听到此起彼伏的蝈蝈叫声时,可是如果有一只蝈蝈发现有人来了,它就“嘎”的一下停止了,而其他蝈蝈也都一齐中止了鸣叫,因为那只蝈蝈发出了一种报警信号。等了一会儿,有一只蝈蝈一叫,其他蝈蝈也又都跟着唱起来了。我们对昆虫声学的研究,掌握它的规律,就可以利用声学原理来防治农林花木的害虫。这种研究对人类是很有经济价值。 何忠同志介绍说:我曾研究东方蝼蛄的声通讯,发现蝗姑跟人一样,也有“方言”,也有北京话、上海话、河南话、广东话等地方语言。我们通过对蝼蛄“方言”的研究,从而可以利用声音来诱捕蝗姑。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无毒无污染。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一些地区应用。 最后,何忠同志说,松毛虫对我国森林危害很大,他目前正在对松毛虫种群动态趋势预测和防治策略进行研究。 在这里,让我们预祝他早日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