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表达爱情的机会,也给那些从事珠宝首饰、食品糕点、文化娱乐和
花卉等行业的商家们带来了商机。情人节带动了一条经济链。
情人节玫瑰不可少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上海街头和部分花店调查。在淮海中路上,巧遇正在派发《“情人节经济”调查表》的北京东方花艺生物技术研究院花卉市场调查研究所的数位小姐。
在这份《“情人节经济”调查表》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仍将玫瑰花和巧克力视为情人节礼物的首选,分别占35%和27%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有7%的年轻女性愿意购买玫瑰花送给暗恋之人,以表明心迹。
情人节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不少已婚多年的中年男性市民在情人节期间都有安排,准备给“对方”一个惊喜:除送上能表达情谊的大束手捧玫瑰花和精致的巧克力外,还要从自己的兜中掏出“私房钱”作为“红包”相送。
高价玫瑰不愁销路傍晚,记者又来到陕西南路上的永嘉花市、花店进行实地踏访,象征爱情的玫瑰花今天成了这些店家和市场的主角,一支支、一束束、一箱箱各色玫瑰花在店堂内外摆起了“玫瑰花阵”,让人目不暇接。“蓝色妖姬”、“
七彩公主”、“
蓝宝石”等身价不菲,但依然有人追捧。例如,包装好的一般品质10支“蓝色妖姬”花束,价格为300多元,品质好的价格也更高。许多色彩艳丽的玫瑰花篮或心型玫瑰花环上不光用中英文表达着年轻人的“爱情宣言”,有的甚至将“丘比特之箭”印在玫瑰花的花瓣上,既显得浪漫又充满诗情画意。买这种花的人必须提前一周上门预订,价格也达数百元。
更多商机有待开发情人节送礼,本是人之常情。可每每到情人节,好多的年轻人常为送什么礼物,怎么个送法而烦恼。为搭上“情人节经济链”这趟便车,上海的一些商家真可谓动足了脑筋,也寻找到不少商机。今年情人节,上海许多影院相继推出了“情人节档期”,票价虽说上升了20%,但每个入场女士都可获得一支玫瑰;就连《新闻晚报》等媒体也在这一天派出了100多位“情人节亲善大使”向女读者免费送去了玫瑰花。
“一年就一次,我不怕多花钱,就怕礼物送错女友?”一位正准备购花送人的小伙子接受采访时说道。那么,如何将年轻恋人的消费兴奋点演变为“情人节经济链”中“玫瑰套餐”的商业订单?一位从事“礼物套餐”市场开发多年的专家告诉记者,花卉行业应该从“情人节礼物套餐”着手,与百货、饭店、影院、旅游、网站、首饰、保险、电信、文娱等部门携手合作,把玫瑰产业作为“情人节经济链”中的核心产业来打造,使“玫瑰套餐”更丰富,成为情人节中真正的首选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