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型野生
花卉具有丰富城市景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功用。这类花卉的共同特性是生长强健,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格,景观应用中无需过多管理。
设计中,通常将花期不同、花色各异、不同种类的野生花卉,按照降雨量、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立地生境条件相近的原则进行搭配。野生花卉组合中大多数品种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以及适当的海拔高度具有较高适应性。
几乎没有一种花卉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达到四季开花,野生花卉也不例外。因此,每个野生花卉组合都应包含在春、夏、秋季开花的野花种类,使花期交错,相得益彰。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组合中的花色一般为3至5种。野生花卉株高差异较大,既有匍匐低矮的,也有高达1.5米的,但是在一般园景应用中多为低矮型品种搭配中高型品种使用。低矮型品种常用作地被植物使用点缀花草坪;中高型则多作花境或进行片植、丛植。通常情况下,野生花卉组合中每种野花的数量都大致相近,也有以3至5个品种为主,混有其他种类的。
尽管野生花卉适应能力很强,但是设计时还是应考虑各个品种的生态特性。把多种花卉种植在一起,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便于最大限度展现群体景观效应。
图为栽种在湖边绿地的野花使自然景观更加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