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在中国已有三千年历史。在栽培之初,白色单瓣的江梅为其原始的类型,随着进化发展,新的梅花品种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梅花体系。中国梅花专家陈俊愉先生制定出最新的梅花品种分类系统,将其分为四系七类十四组二十四型。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是一个不可更改的进化趋势,梅花也正朝着更高级的形态进化着。那么,在未来的梅花品种中将出现什么样的新品种呢?这里,笔者依据进化学的理论略抒几点拙见。 梅为片瓣花,菊为筒瓣花。片瓣花是由花瓣原基各自分别发育而成,从形态方面来看,它和营养叶片极近似,因此较为原始。筒瓣花是花瓣经区环发育而成的,在结构方面,筒状的花瓣和片状的营养叶片殊不类似,所以是较进化的类型。依此理论,笔都以为未来的梅花可能出现筒瓣花的品种。 梅为散生花,即花散生于各枝条上,没有一定的花轴,而与它同科的梨花却密集生长,形成总状花序。有些学者认为花是由单朵散生向密集生长进化的。依此理论,散生的梅花有可能演变成密集生长的梅花。 梅的原始类型江梅为两性花,即雌蕊和雄蕊同时并存于一朵花之中。有些学者认为花是由单性花进化到两性花,最后又由两性花简化为单性花的。在梅花中有些品种已出现了一些变异,而这些变异正好符合上述理论。例如台阁梅,雌蕊退化,却在花心长出一小花,就成为无雌蕊的雄性花。又如一些品种的梅花,雄蕊部分瓣化(花丝演变成花瓣形状),若进一步,即全部雄蕊都瓣化,那么此花就能成为无雄蕊的雌性花,可想而知,此类梅花的花瓣将增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