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媒体透露,今年全国两会,“一国一花”成为有关国花的惟一提案。也就是说,要么不设国花,要么国花就是牡丹。
我觉得这很不错。如果问我希望什么做国花,恐怕脱口而出也是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然而很多年来意见并不统一,不但
梅花有大量拥趸,甚至杜鹃花等也有提及,因为后者的原产地在中国。其实,人们多半并不在意花本身,而更注重一种花象征什么,也就是所谓文化负载。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樱花,象征易逝生命那种短暂的绚烂绽放,或者说某种高峰体验。自然,我们也希望能够选出像日本人之于
樱花那样毫无疑义而又象征意味强烈的国花。
基本上,这些年来主要是牡丹和梅花在争夺。牡丹代表繁荣富贵,梅花则象征坚贞不屈。而一度梅花占上风,我看主要还是来自人们对于当下社会
发展阶段的某种主观认识,认为我们还不到安享繁荣富贵的阶段,还需要梅花所象征的那种奋斗精神。的确从历史上看也是这样。繁荣强大的时代比如唐朝,牡丹特别吃香;而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年代,则梅花更受青睐。顺便说一句,台湾国民党曾经以梅花为“国花”,它也是要取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并且是对自身弱势地位的一种鞭策和警醒的表示。记得小时候也曾偷偷听邓丽君的《梅花》,当时还属于违禁之列。
牡丹和梅花,彼此还有一种文化意味上的分别。牡丹是大众化的,是普罗大众欣赏品位的代表。你比如,唐朝就有人写诗,谈到群众争看牡丹的盛况。可是同类盛况,却似乎不太可能发生在梅花身上。相对于牡丹的群体欣赏口味,观赏梅花更多是一种个体的审美体验,因为它历来被更为敏感的知识分子所把持。无疑,梅花及其象征的精神,是由历代知识分子总结赋予的。时乖命蹇的时候,他们以梅花自我期许,并且把梅花人格化,甚至“梅妻鹤子”。相反,我似乎从来不曾听说普罗大众对梅花有什么特殊的好感。普罗大众在勤苦劳作之余,可怜而有限的感官之娱,必然指向色彩浓烈喜庆的东西比如牡丹,而审美意义上的梅花之“瘦”,却可能无法激起甚至无暇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正如鲁迅评论《红楼梦》所说,焦大一定不会爱上林妹妹。然而,焦大在数量上却是贾宝玉的不知多少倍――可能这正是国花争议中牡丹和梅花的差别。
实际上这也正是前些年梅花呼声甚高时候我不以为然的地方。我可不想在国花这种全民评选中,知识分子趣味占了上风,虽然知识分子说话声音更大。国花毕竟是一国精神气质的代表物,而不仅是知识精英口味的体现。而且,梅花所代表的那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固然有警醒鞭策之意,但是对于我们历经苦难的国家来说,又何必再苦上加苦?
现在牡丹渐占上风,我觉得还在于越来越多人持有这样一种判断:我们对未来的预期更高了,自信心更强了,并且开始觉得,我们不但有义务艰苦创业,更有权利享受辛苦劳作得到的成果。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承认并且习惯于接受一个向好的社会和时代,尽管它还有许多明显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质上这是一个总体判断总体评价的问题:你宁愿像愤青或者自由派知识分子那样永远不满意,还是像更多平实的人们那样接受现实并且对未来抱有乐观哪怕仅仅是谨慎乐观态度?自然两者各有各的道理,无法强说谁更对一些,然而具体心态如何,却可能造成差别很大的效果。我觉得,牡丹在国花评选中渐占上风,或许是对于某种社会心态的具体回答。尽管这个话我很不好意思说出来,因为我自认为属于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理应永远表示不满。但是我知道,在国花这种公共话题中,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自己的成见,更多想想普罗大众的意愿。即便普罗大众对于未来的预期远非那么高,但是,你又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从牡丹那里得到的乐趣,而把苦涩的梅花强加给他们?
或许可以说,牡丹有望,代表了我们社会中某种乐观心态的增长。人们可能越来越把我们国家看作一个“现在时”甚至“将来时”的国家,而不再是警钟长鸣的满载着忧患历史的那个记忆中的国度。当然你也可以批评说这是忘本,但是请注意,追求
幸福乃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国民也不例外。或许真是如此,普罗大众不必总被教育那些沉重的话题;知识分子记住也就可以了――他们依然可以崇拜梅花,并且在艺术欣赏中把梅花放在比牡丹更高尚的地位。但是,国花还是选牡丹更合适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