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邱晓华报道 广东省珠海市5年来对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实施保护和引种扩种工程,使该岛成为珠江三角洲红树林扩种面积最大的区域,一条长23.24公里,面积达533.3公顷的“海上森林”浮出南海海面。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海上森林之一,维护好红树林对于建立各种生物生存、繁衍的优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据珠海市林业局常务副主任梁杰明介绍,淇澳岛海岸线全长23.24公里,沿岸滩涂广阔,泥质肥沃,曾分布大量天然红树林。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围海养殖、捕捞活动、路桥工程建设等使该岛的红树林湿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至1998年底,在淇澳岛的大围湾仅有32.2公顷保存下来。
为保住这块美丽的自然景点,从1999年起,珠海市政府每年拨款1 20万元,实施淇澳岛红树植物群落引种扩种工程,陆续引进海桑、木榄、红海榄等13个红树和半红树植物品种。此外,淇澳管理区还聘请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专家,负责岛上红树林引种扩种工程。截至2002年8月,专家们已成功利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和海桑将红树林湿地面积扩种到213公顷。
2003年,珠海市政府决定在淇澳岛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制定出台了《珠海市湿地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挂牌成立了珠海市淇澳岛湿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关部门积极实施淇澳岛发展规划,把保护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优化区内的植物物种配置,对保护区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顿,杜绝一切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