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新潮实用的北欧家居用品的人,你大概会熟悉“宜家”这个品牌。自从1998年瑞典宜家企业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开店以来,宜家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走入这个让他们陌生却又兴奋的家居购物环境中。
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乘上向南行驶的快速火车,三个小时后,列车将会经过一个叫艾姆赫特的小站,在那个一望无尽的森林中,坐落着全球著名的家具跨国公司———“宜家”的总部。
厨房里诞生了宜家
1926年,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在艾姆赫特。他是这个家中的头一个孩子,5岁时便显现出经商的才能。坎普拉德从买卖火柴盒的小生意开始,1943年春天,17岁的坎普拉德要去商学院上学了,他决定在上学前成立自己的公司。因为还未成年,他必须先争取到监护人的许可。于是他骑了6个小时的自行车,在一个叫阿根纳瑞德的村里找到了叔叔,在叔叔的厨房里,他拿到了许可文件,随后将该文件连同一张10克朗的钞票一起寄给了郡议会,宜家(IKEA)就这样诞生在飘着咖啡味的厨房里。“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 “E”代表艾姆赫特,“A”是阿根纳瑞德。
“大众家居”应运而生
在商学院的学习是坎普拉德人生的转折点,他更深刻地懂得,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生意人,就必须首先找到最简捷同时也是最廉价的方法把商品送到顾客手上。直到今天,坎普拉德还有一个令他太太深感厌倦的习惯。“我已经习惯了在对方就要起身离开之际问一句:能否再便宜一点?”也就是这样,成本意识成为宜家深以为自豪的生意经,所以公司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把绳子、纸张以及箱子反复使用的做法。
坎普拉德是幸运的,他在家居事业上的作为不仅来源于他精明的商业头脑,还得益于瑞典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从1950年一直到上世纪7 0年代初,瑞典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4%,1960年到1965年之间,增长幅度几乎达到了6%,劳动市场一片兴旺。这一持续增长带来的现代化成果是,农村人口迅速减少,城市却在不断增多和扩大,并向郊区辐射发展。年轻人迫切需要找地方住下来,人们需要尽可能便宜地装修新房子。当时,瑞典政府对人们使用家具提出的建议是:既要方便生活,又要有利于健康,坎普拉德的“大众家居”概念应运而生。
坎普拉德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发展着自己的家居事业,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我们动手去做,事情就会好起来,我们的生活就是工作,没完没了的工作。”在坎普拉德的记忆中,工作装点了宜家的生命。“为普通大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每一天。”坎普拉德在他后来写的《生存理念》中表述了这一毕生追求。
也就是在创业的这个阶段里,宜家人也养成了一种习惯,即喝咖啡吃甜点。“饿着肚子谈不成好生意”,同样,饿着肚子也没有心情买东西,所以小茶座便发展成为今天宜家每一家商场一进大门就看到的餐饮部,这个小餐厅在宜家每年的全球营业总额高达16亿美元。
把桌子腿拆下来
走进宜家博物馆,人们都会看到一个很普通的椅子,它的外观很普通,但是它却创造了一个自助组装家具的时代。
凡是购买宜家家具的人都知道,无论从哪家分店购买宜家的家具,运回家后都要用一把特制的小钥匙动手组装,就像把音符联结成乐章。然而享受着这一乐章的顾客不知道的是,这一完美的创造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1953年的一天,坎普拉德像往常一样,与同事一起为商品目录拍摄桌子的照片。照完相,大家要把桌子装箱时,一位同事在旁边嘀咕说:“天啊,这样实在太占地方了,不如把桌子腿卸下来放到桌面上。 ”就这样,宜家的家具改为平面包装,并由此开始了一场革命。当年,在宜家的商品目录中,很快就出现了第一件自助组装家具———麦克斯台桌。后来又有了成套的自助组装家具,到1956 年的时候,自助组装家具的概念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通过自动组装,宜家节约了大量的生产费用和运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价格。这一创新完全符合宜家物美价廉的理念,因此一直延续了下来。
为你安排好一个家
家,是每个人的城堡,也是一个让每一位家庭成员感到快乐的场所。因此,家居用品的选择就成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宜家的家居用品就是要给人一种家的感受。在宜家,随处都能看到贴在墙上的宜家经营座右铭:“我们将以低价提供大范围的设计优美、功能齐全的家居用品,保证大多数人有能力购买。”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顾客的需求,宜家每三年就对顾客做一次全面的市场调研工作。这组市场调查工作的结果是以一幅幅社会生活的图片表现出来的:一双脚代表离开父母,开始迈出家门的人生;一颗心表示两个人相爱,建起共同的小窝;2加上1等于3代表有了第一个孩子的家庭;一台电视机代表孩子进入能看电视的儿童期;55加未知数代表进入老年的生活;一个挂钟代表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