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郊的石家庄植物园已基本完成植物定植工作,为期8年的植物园建设告一段落。由此,这项前后总投资5.3亿元、总面积2500多亩的利民项目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游人面前。
苗圃变成植物园 石家庄植物园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我国北方植物资源为主,园内引种栽培植物1136种近15万株。日前,记者来到植物园发现园内山、水、植物、建筑有机交融,宽广的水面,起伏的小丘,平坦的绿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完好地展现了华北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观。
据石家庄植物园主任谭利华介绍,植物园原本是一个苗圃。以前,石家庄市并没有植物园。1998年,在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市园林局投资1.1亿元,将占地500亩的苗圃改建为植物园。2002年,该市政府又斥资4.2亿元,将植物园扩建到2500亩,努力打造成集植物收集、科普、科研、生产、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园林景观。
从普通苗圃到风光旖旎的植物园,由一马平川到河流纵横、高低错落,植物园建设仅用了8年时间。可以说,扩建后的植物园看点数不胜数,且不提收集了500多种上万株观赏植物的热带温室、占地580亩的波澄湖、总落差为14米的海棠飞瀑、由数百根高大挺拔的硅化木组成的化石林,单说园内随处可见的银杏、皂荚、三角枫等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其中不乏百年古树,更有胸径达1米的法桐,翠荫华盖,郁郁葱葱。
如今植物园包括波澄湖景区、木化石森林、玫瑰艺术广场、廊桥水榭等41个景点,按克朗奎斯特系统划分,展示了植物进化的体系,并形成海棠园、松柏园、木兰园等15个植物专类园,同时还有安装了现代化设施的植物科研所及科普馆。
胜利成果来之不易 辉煌成就的背后必然包含诸多艰辛。说到植物园的建设,植物园书记狄乐感慨不已。“从2002年征地,到2003年非典、2004年的雹灾,植物园扩建工程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植物园上上下下,齐心协力,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当初植物园扩建要征地,为了争取时间,谭利华和狄乐组织2000名工人进行分段施工,没有水,水车拉水;没有电,发电机发电。仅用7天7夜,就砌起了一道长5300米、高2.5米的围墙。非典时期,正赶上植物园内建筑、修路、挖湖等交叉施工。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谭利华和狄乐每天下午五点半都要来开例会。那时是非常时期,到哪儿去都只能靠走路。偌大的植物园,谭利华和狄乐天天用脚丈量。
植物园扩建必须要引种,3年来,谭利华和狄乐带领员工跑遍全国。为了获得几棵漂亮的大树,谭利华带领工人到山西中条山林场一住就是半个月。树运到植物园经常是凌晨一二点,为了保证成活率,工人们连夜加班把树种上。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功夫不负有心人。谭利华、狄乐领导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恶劣的人为和自然条件下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完成了任务。狄乐骄傲地说;“这真是一场混战,也是一场恶战,但我们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胜利之战。”
截至7月底,石家庄植物园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已接近去年植物园接待游客的总量。
前不久,石家庄植物园已被河北省评为“五星级公园。”
图为植物园观景台。荀晓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