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带的自然景观和植物类群中,棕榈植物特别与众不同。它那不分枝又高高耸立的茎干,簇生于茎顶的叶丛,大型羽状或掌状的叶片,非常引人注目。由于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热带生态系统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因而人们把它作为热带植物的代表之一。
在几千种棕榈植物中,被人们大面积栽培利用的,只有少数几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椰子(Cocosnucifera)人类栽培椰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如“玛哇椰子(Mawa)”。普通种类的椰子,种植后要7年以上才结果,而矮种玛哇椰子种后4年便开始结果,而且早熟、肉厚,单株平均年产果70—80个,种植得好的10年树产果150—160个,产量比普通种高三倍。椰干含油量达60—80%。椰油产量占全世界油脂产量的5.2%。椰子全身是宝,据称被人们加工利用的产品有上千个品种。
油棕(Elaeisguineensis)原产于西非,有五千多万亩天然林,商业栽培不足百年。果实总含油量约占50—60%,亩产油量达250公斤,为花生的五倍,被誉为“世界油王”。据1976年的统计,世界棕油产量达331万吨,棕仁油145.9万吨,占世界油脂总额的10—11%。
海枣(Phoenixdactylifera)其栽培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的果实很早以前便是阿拉伯人的主要食品。主要栽培于中东及东非。它适应于干旱沙漠中有地下水的绿洲,耐盐碱力很强。仅伊拉克的海枣产量就占世界产量的75%。1977年世界海枣产量达220多万吨。海枣种植后12年才结果,产果期长达60—80年,寿命超过百年。
槟榔(Arecacatechu)主要供药用和作咀嚼嗜好品。
棕榈藤(Rattans)棕榈藤包括13属600多种,而真正有商品价值的优质藤种约有20多个,为省藤属(Calamus)和黄藤属(Daemonorops)种类。其利用部位是藤茎,未经加工的称为“原藤”,用来加工编织、制作藤质家具和用具的原材料。印尼的原藤出口占世界出口量的90%,年产约10—20万吨以上。我国年产量很少,80年代末估计只有1500—2000吨,其中海南占80%,以白藤(Calamustetradactylus)和黄藤(Daemonoropsmargaritae)为主。我国是藤制品出口大国,华南是藤制品加工出口的主要地区,每年需进口几万吨优质原藤。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现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培育出一批优良种苗,可以工厂化生产苗木,并展开了大面积人工栽培生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南部山区,无论林藤间种或纯藤栽培,经济效益都很可观。
我国另有几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棕榈植物:
1.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它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种类之一。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有栽培,华北各省多用于盆栽观赏。它的用途主要以“棕片”纤维的加工产品为主,编绳索,制棕衣、棕床、棕帚、棕刷、棕垫等日用品;棕叶可用作农村防雨的棚盖;根及叶基棕板可加工药用;棕籽蜡皮可提取高熔点蜡供工业应用;种仁磨粉可掺合作饲料。未开的花苞可作菜食用等。
2.蒲葵(Livistonachinensis)原产广东龙川,常栽培作绿化用。葵扇是广东特产,新会县曾被誉为“葵乡”。蒲葵可加工制成日用手工艺品、用具等达几十种之多,是重要的创汇手工业。
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的棕榈植物都是在野生状态下被当地居民利用的。广西龙州有名的特产“桄榔粉”,它是从棕榈植物鱼尾葵(Caryotaoo-chandra)董棕(C.obtusa)及南椰(Arengasp.)茎干的髓心所含有的淀粉提取物的总称,可供药用和食用。茎干能产淀粉的棕榈有4—5个属种。产油脂的棕榈,约有10个属种之多。花序所产汁液可用于制糖、酿酒、制醋及作饮料的棕榈,约有11个属种。叶片能提取棕榈蜡的也有4个属种。还有的棕榈种类的叶片可供书写如“贝叶棕”,作编织用的则更多,还可用于覆盖房屋;茎干可作建筑用材、板材等。
在商品市场上,被利用最多的是活的棕榈植物材料。种植棕榈植物作行道树,美化园林和院宅,在华南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