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中国历史上智慧人物的代表,但是他在解救二儿子的牢狱之灾这件事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不但没救回二儿子,还伤害了大儿子。为方便叙述,本文将其称为“范蠡情结”。
“范蠡情结”究其本质,其实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作怪,对自己的智慧过分迷恋,却置组织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这样的前车之鉴,值得今天的管理者深思。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它没有立足在事前想方设法让人把正确的“老人言”听进去,而是立足于事后讥讽嘲笑不听话者的吃亏:你看,不听我的话,吃苦头了吧。现在知道我的话是正确的吧。
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出的决策或提出的建议得到组织的认可而被采用,并且经由执行而给本组织带来显著的效益。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中的最优状态。因为,再好的决策也必须在执行之后才能看出结果。而在执行之前,组织中拥有部分决策权或者仅仅拥有建议权的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让自己的决策或建议得到采纳和执行。当自己的决策被否决后,很多人由于对自己决策正确性的过分迷恋,竟会偏激地希望通过看到组织因为不采纳自己的正确意见而带来巨大损失,并以此来显示自己决策的正确性。范蠡所犯的也正是这个错误。
逞个人意气 范蠡折子
话说范蠡辅助勾践完成伐吴大业后功成身退,化名陶朱公大做买卖,成为富足一方的大富豪。有一次,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拘囚起来将要问斩。他得知消息后,立即准备好千金,吩咐小儿子去救人。这个时候,大儿子却不干了,他哭着说:“我在家里是老大,现在二弟有难,父亲不派我去,却派小弟去,肯定是认为我不肖,没有用。”说着就要自杀。
范蠡的老婆见状,忙劝说道:“你还是派老大去吧。可不要老二没救出来,先失去了老大。”陶朱公万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子去,并附信一封,叫他交给自己过去的好友庄生。他对大儿子吩咐说:“到了以后,把礼金送给庄生后,一切听他安排,切不可自作主张。”
大儿子到后,便按照父亲的嘱咐把书信和千金都交给了庄生。庄生对他说:“你快走,不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是什么原因。”大儿子走后,却没有按庄生吩咐回去。他见庄生收下千金,以为也是个好利之人,惟恐庄生一人之力,不能救弟,就偷偷留下来,用自己带的私房钱贿赂楚国其他的贵人。
庄生虽穷,却以廉洁耿直闻名,楚王和大臣们都把他看做老师,非常尊重他。陶朱公的儿子所送千金之礼,庄生并无意收下。他想把事情办成后,再退还给朱公。庄生找了个理由觐见楚王,说天上有星相显示,有事不利于楚王,只能用大赦天下才能消除。楚王一贯信任庄生,立即同意。范蠡的大儿子得知消息后想,既然楚王大赦天下,二弟自然也会放出来。老爹挣这千金也不容易,白白送给庄生,太可惜了,不如去要回来。他并不知这是庄生的功劳,于是又来到庄生家。庄生吃惊地问:“你怎么还没离开这里?”他说:“弟弟今将大赦,故而特来告辞。”
庄生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钱还给了他。
庄生觉得被这小子戏耍了,又羞又怒,便又对楚王说:“楚王大赦是为了修德去凶,可楚国的百姓都说,陶地的富翁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在楚,他们家里就用金钱来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说楚王大赦并非为楚国百姓,只是为陶朱公的儿子一人着想罢了。”楚王听后大怒,下令对陶朱公的儿子立即处斩,然后才下大赦令。
当老大带着弟弟的死讯回家后,母亲及乡亲都很悲伤,范蠡却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非是你不爱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最终是你杀了弟弟,我早就料到你会带丧报回来!”(他怎么还能笑出来?! )
劝当今领导 莫学范蠡
范蠡(陶朱公)可以说是他家庭这个组织中的一把手。当组织出现危机(二儿子将要被问斩)时,他必须做出决策。从我们事后评价的角度来说,他的第一个决策(派小儿子去救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组织中反对的声音很大(老婆和大儿子都不同意),而且反对的力量也足够大(大儿子还要以死相拼),以致范蠡这个一把手都不得不更改自己的决策。
为了维护组织内部的团结,范蠡只好对自己的决策做了修改(改派大儿子去救人)并做了相应的安排(嘱咐大儿子一切听庄生的,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事实上,他的这次决策仍然有成功的机会,只要大儿子完全按照他的说法(也就是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