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城市绿化美化都追求“精品工程”,但究竟何为“精品工程”,业内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陈敏,他对“精品工程”做出如下诠释。
陈敏首先否定了“精品工程”一定投资大造价高的说法。他说,现在很多城市偏爱国外设计师的作品,采用昂贵的硬质材料,追求珍稀奇异的植物,往往工程造价很高,然后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和养护。事实上,“昂贵的工程”并不等于“精品工程”,以为增加投资就能提高工程档次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精品工程?陈敏认为,“精品工程”应具备以下4个标准。
第一,“精品工程”要有高水平的设计,这是绿化建设的灵魂。绿化工程设计必须要实现功能上的完整,凸现改善城市生态的功能、服务群众的功能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功能。好的设计师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服务的对象———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为中心进行设计的。
第二,工程施工要达到高水平,施工须尽量体现和发挥设计意图。选择高质量的材料,注重植物新品种和常规品种的搭配,通过科学施工,营造出人、城市和自然相互协调的环境。
第三,养护管理要高水平,通过科学养护,科学管理,实现绿地系统的自我平衡和自我净化,也就是说,“精品工程”应该是生态的。
第四,“精品工程”应该是有文化内涵的工程,体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做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
陈敏认为,一个城市的绿化建设,归根结底是由众多大小不一的绿化工程项目组合起来的,如果每个项目都是精品,那么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才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