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管理大师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在小学算术书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如果4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小学生回答是“一天”。而这位管理大师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能要“一天完成”,可能要“4天完成”,也可能“永远完不成”。 这正好验证了管理学上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工作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工作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这条定律是西方著名管理学者苛希纳研究发现的,故得其名。 苛希纳定律阐明了一个道理:人多必闲,闲必生事。由于实际的人数比需要的人数多,诸多弊端由此产生,形成恶性循环。 苛希纳定律告诫我们:鸡多不下蛋,龙多不下雨,人多瞎捣乱。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对企业“瘦身”计划的实施和提高企业效率至关重要。 那么,责任人的数量与责任人的责任感或负责程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牽请看下面例子。 1964 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国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的住户中共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杀的情形和其反复的呼救声,然而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保护和营救她,也没有—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纷纷谴责纽约人的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的思想没有被舆论束缚,他们对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见死不救做出了新的很有价值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解释,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因此,两位心理学家对克尤公园的杀人案没有人见义勇为的现象得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概括为“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或简单通俗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当一种紧急情形出现时,由于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一些人没有太强的责任感,从而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是解决苛希纳定律现象的根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