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绿化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视觉效果最优化、经济节约化、功能实用化,成为广大园林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校园绿化不是将乔灌木、藤本植物、花、草组织在一起,植物配置宜采用多样化、层次化、立体化格局,充分利用植物自身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注重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以营造丰富多样的绿化景观。此外,建议以本土植物为基调树种,以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在校园入口区域、教学区域及行政办公区域可栽种雪松、楠木、黄桷兰、桂花、银杏、水杉等树种,营造庄重、温馨的学习氛围。在校园内主干道两侧可栽植高大的常绿针阔叶树木,让师生们在炎炎烈日下有一个凉爽的行走空间。 在教学科研区、行政办公区、主干道两侧应建植大片草坪。纵观国内外草坪建植发展趋势,正由单一观赏型逐步向观赏型、粗放型、生态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尤其强调草坪的实用性。草坪的建植规模一般占校园整体绿化面积的20%至30%,宜选植生根分蘖能力强、叶片柔软、色翠绿、观赏性强、耐高温、耐践踏、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草种。其间可根据草坪规模孤植或丛植常绿乔木、花灌木,或建植造型灌木,作为重点景观。 校园绿化应充分从师生需求特点出发,合理规划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提倡多样性活动空间,激发师生的活力与教学动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设计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