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要使之成为人们把玩和收藏的观赏奇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古人把构成奇石的基本要素归纳为“瘦、皱、漏、透” 四个方面,也就是说,一块石头,同时具备了上述四要素,才能算是一块完整的奇石。但随着奇石收藏市场的发展,奇石种类的不断增多,近代人们又把河卵石的观赏要素归纳为“型、质、色、纹”四个方面。奇石的千姿百态的造型,是人们观赏的最基本要求;质是奇石的内在质量要求。千姿百态的型,要有坚硬的石质作基础,才能保证其收藏价值。色则是型、质的外在表现。细腻油滑、色彩艳丽的外表,直接形成了人对石的第一感观。纹是对色的必要补充。艳丽的色彩,加上对比鲜明、自然流畅的纹理,使奇石更加高贵、典雅。这些要素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一要素,都不能算是一件完整的奇石。
从当前石界看,玩石者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藏石家。他们以收藏为主,实现自我玩赏,寻求天然合一的境界,以增强自身修养,达到以物明志的目的。二是赏石理论家。他们并不追求藏石数量,而是重于赏石和对石文化的研究。第三是石商,他们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奇石市场是以奇石收藏为基础的,收藏量决定市场的需求量。收藏队伍和收藏量的大小,决定奇石市场的规模和幅度。近几年来奇石市场曾几度火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盲目性的。一些石商把一块奇石炒到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已经背离了奇石价值的轨道。实际上那些价格昂贵的奇石除少量落入暴富人家和馆藏外,大部分都处于石商手中。真正的奇石收藏家们是不会以市场上的奇石价格来确定收藏价值的。在收藏家们看来,稀奇的才珍贵,珍贵才能收藏。一块奇石,在市场上价格可能达数万元,但在收藏家们的眼里可能只是一块极普通的石头。奇石深藏于亿万年大自然之中,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发现和开发出来,今天被认为是最好的石种,明天有可能会被新发现的石种所代替。
奇石收藏,需要一定的石文化基础。石文化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广义上包括了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思维境界等等。所谓奇石,关键就在一个“奇”字上,平淡无奇,那就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石头了。奇石的“奇”,包含着人们所共认的艺术抽象,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后的一种艺术,所以它才成为艺术品供人们收藏。
当今有的人玩石,其目的并不在于收藏。他们认为玩石只是为了增值,留着就能赚钱。有的人对石文化一知半解,甚至连基本的赏石观都没有。听别人说某处有块奇石价值多少多少钱,就以为一定就如何如何的好了。听别人说某块奇石数千数万元可以买,就不惜重金买回来。当然,也有人以低价购进高价出售而获取高额利润的,但他们都是石商。藏石与石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是玩石,但层次是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