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不像建筑工程那样具有严格而明确的标准。为应对当前绝大部分园林建设工程招投标实行低价中标的形势,一些企业在低价中标后为获利而忽视苗木质量、种植质量及后续的养护管理,致使园林工程的景观艺术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园林工程质量,必须从苗木入手,严格把关。 低劣苗木不出圃由于苗圃生产多为分散的个体经营,苗木质量良莠不齐。苗农为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利润,苗木在圃内被移植次数少,生长密度高,导致苗木的“茎根比”、“高径比”失调,落叶树主干高瘦,树冠上部竞争枝徒长,外围骨干枝生长瘦弱,冠形狭窄歪斜;常绿树分枝稀疏,下部光秃,树冠狭小畸形。有些苗圃将优质苗木高价卖出,劣质苗木留种作母本,加上扦插次数频繁,使苗木出现退化现象;有些苗圃整形修剪不当,苗木骨干枝分布不合理,配置不完整,没有形成树体的基本骨架,导致定植后整形困难;有些苗圃氮肥使用过多,苗木枝条徒长,组织不充实,芽眼不饱满,木质化程度低,移栽成活率低;还有些苗圃管理粗放,苗木生长发育不良,树势衰弱,表现早衰成“小老树”,定植后难以恢复长势。 如果这些质量低劣的苗木用于景观工程中,在较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作为工程建设方或监理单位,一定要擦亮眼睛,严防这类苗木出圃流入工地。 重规格更重质量苗木规格和苗木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苗木规格是根据绿化景观需要,人为制定的各种苗木树体的大小和形态;质量是指苗木的树姿及生长发育能力和对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 目前建设系统制定的绿化苗木指导价对苗木规格诸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指标均有较规范的规定,但对苗木质量一般没有明确的要求,建设单位又往往缺少专业人员而对景观工程的绿化苗木质量提不出具体要求,绿化监理也由于招投标文件中缺少严密细致的质量要求而无据可依,因此在监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苗木规格等硬性指标,忽视苗木的生长势、树体结构、树姿形态等具体质量要求,致使景观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评价苗木质量指标有很多,有些甚至难以把握,建议园林部门应根据苗圃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制定出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便于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执行和监理。 抓施工保证成活众所周知,移栽树木与新环境建立正常关系,及时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动态平衡,是绿化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为此,在植树施工过程中,除必须根据各树种不同的生长习性,采取不同技术措施进行移植外,还必须对移栽树木进行合理的、及时的修剪,以维持新栽树木水分代谢的平衡,并造就树木成长后能符合树种特征和设计要求的理想树形。但目前少数施工单位对移栽树木的修剪理解片面,采取过重的修剪手段肆意破坏树冠形态,甚至仅留主干主枝,盲目追求维持低水平的水分代谢平衡,忽视成活后树形的培养。只有通过适度的合理修剪,同时及时采取地面浇灌、树体喷洒相结合的水分管理措施,积极地科学地维持较高水准的水分代谢平衡,才能既保证移栽树木的成活成长,又能迅速培养预想的树形树姿,正常发挥景观工程效果。 此外,景观设计单位也应因地制宜尽可能尊重绿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土壤肌理,减少工程土方量,让移栽树木尽可能在原生态环境中生存、成长。如必须填土,施工单位应填入适于树木生长的种植土,以利于移栽树木的成活,迅速恢复长势,茁壮生长。 选择优质苗木,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种植质量,及时加强移栽树木的后续养护管理,促使移栽树木成活,只有在每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让绿化美化效果尽早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