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边远贫困山区的广西武鸣县玉泉乡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根据城市绿化市场的新需求,立足本地自然优势,发展绿化苗木产业,使当地农民脱了贫致了富。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身居边远贫困山区的武鸣县玉泉乡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走出山门,到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市场调查。他们发现各地城市绿化和高速公路绿化需要大量花卉苗木,这是一条致富的途径。但他们一无技术、二无资源,当地周围可用的苗木资源稀少,该怎么办呢?在乡领导的组织引导下,他们采取外出取经和科技兴农相结合方针,闯出了一条巧种苗木致富新路子。
首先他们派人到广东、海南等地的苗木市场,参观学习苗木生产加工的技术,然后从那里买回一批小叶榕、花月榕、黄素梅等品种的小苗,在山区进行繁殖、嫁接。他们一把培育好的小苗运到广东、福建、四川、贵州以及广西等地苗木市场,就一销而空。于是,该乡120多户农民用自家的责任田办起连片花卉苗木场,依靠苗木生产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玉泉乡农民在发展苗木生产过程中体会到,光靠从外地买苗木进行繁殖加工不仅成本高且数量有限,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他们决心加大科技投入,自力更生研究开发苗木新品种。他们拜当地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为师,掌握了小叶榕种子去胶质繁殖,白花紫蔷嫁接红花紫蔷等技术,成功地利用种子培育出小叶榕苗等苗木,不但结束了过去上山采挖榕树苗破坏野生林木的历史,而且通过科学的自播自育、嫁接等方法,先后培育了小叶榕、金钱榕、花月榕、黄素梅等10多个新品种,形成了规模化生产。
农民潘家忠办起了38亩苗木场,去年自繁自育各种绿化苗木和花卉近20多个品种20多万株(盆),其中销往四川、贵州、福建等省市的就有16多万株(盆),纯收入达6万多元。农民卢华新低价购进本地的白花紫蔷,然后在上面嫁接红花紫蔷,使白花紫蔷身价倍增,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尝到了掌握科学技术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