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一般生长规律是地上部分春季发芽、开花、结果,夏秋进入旺盛生长、果实成熟阶段,秋末储藏养分进入休眠,而地下根系春天比地上部分活动早,秋末比地上部分休眠晚。华北地区属大陆性温暖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风大,回暖早,雨热同期,雨季一般在6月份至8月份。以前,植树绿化多集中在春季3月份,这个时候,树木刚栽上就进入发芽、开花、结果阶段,消耗大量水分、养分,如浇水不及时或浇水不足,将会死亡。因为植树多,水源、人力、机械都非常紧张,尤其这几年沙尘暴严重,大树必须牢牢加固,否则,对成活非常不利,无形中加大了成本,若大树移植死亡,还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这几年笔者利用冬闲植树,现列举几例:
实例一:山东枣庄市人民公园孔雀园绿化。1998年冬,用冬闲调整部分园内植物,将调整的大树栽到孔雀园。在孔雀园先按规划挖好树坑,该换土的换土,底部施入动物园垃圾坑的有机混合肥,然后起苗,因是近距离移栽,尽量起大土球,多保留须根,起一棵栽一棵,然后浇透水,紧跟着在树干基部培30厘米高的土堆,用以防寒越冬,加固树干。为保持树形,树冠只疏除了枯死枝、徒长枝、过密枝、下垂枝。第二年春天从3月份开始视土壤墒情浇水,4月下旬铲平防寒土堆,以后按正常管理。当时共移栽树高2.5米的蜀桧27株,还有大叶女贞9株,日本樱花7株,红枫2株,石榴高桩3株,百日红10株。到目前为止,四年来除一株大叶女贞因积水而死外,均生长旺盛,成活率为98.3%。
实例二:建华西路及西昌路行道树栽植。枣庄市西昌路是1999年加宽重修的路,与建华西路成“T”字形,2000年冬栽植胸径6厘米至8厘米的栾树作行道树,干高定在2米半,截干栽植,栽后浇透水,砸实,树干套塑料薄膜防寒越冬。春、夏视天气情况浇2遍至3遍透水,春末解掉塑料薄膜。其成活率90%以上。
实例三:文化东路行道树栽植。枣庄市文化东路于2000年夏加宽重修,原行道树法桐移栽别处。2001年冬大约11月底到12月初,从潍坊调集胸径8厘米至14厘米的白蜡大树,冒着小雪截干栽植,第二天浇透水,树干未加任何保护措施,2002年春季浇2次透水,定干两米半高。2002年9月底统计,栽植总数654棵,其中579棵生长旺盛,53棵长势较弱,22棵死亡,成活率96.6%。